2022-11-14 21:42:36
來源:騰訊網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放緩,投資者憧憬美聯儲放慢加息步伐,納指于10~11日上演大反攻,大漲9.4%,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兩日漲幅。
然而不少投資者認為科技股漲勢恐怕難以為繼。投資管理公司T.Rowe Price的基金經理艾斯威特(David Eiswert)已于近期減持大型科技股倉位,他將美股近日表現與互聯網泡沫時期進行類比,稱在泡沫破裂后的幾年時間里,投資者不斷涌入購買科技股,這與近幾個月的情況類似。
【資料圖】
華爾街擔憂反彈難以為繼
2000年3月美股盛極而衰,市場直至2002年10月才真正見底,兩年半的時間中美股經歷了幾輪長達數月的拋售和買入,期間不乏市場巨幅波動。在上周美股反彈之后,一些投資者寄希望于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同時也有人提到20多年前互聯網泡沫的歷史,認為不應該忘記前車之鑒。
艾斯威特認為,從估值和利率兩個方面來看,科技股尚未見底。他表示,雖然股票估值有所下降,但許多科技企業看起來并不便宜。他舉例稱,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分股的市銷率為3.71,較年初時的5.4顯著下降,不過,仍然高于過去10年的平均值3.35。
此外,科技股還不得不應對截然不同的利率環境。今年以來,美聯儲激進加息推動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3.828%,接近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在2019年,該指標還未突破2.8%。有分析師稱,債券收益率走高意味著資金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去處,投資者青睞能夠立刻帶來現金回報的投資,不必押注于只能在未來才能兌現高增長的公司。
嘉盛集團分析師華納(Joshua Warner)指出,這個財報季,五大科技巨頭股價表現均跑輸大盤,一方面是由于公司三季度業績差強人意,另一方面,在大盤當中占據較大權重也是重要原因。“科技股在美股當中處于主導地位,意味著當市場大起大落時,該板塊的震蕩往往比大盤更加劇烈。”他說。
他進一步解釋稱,納斯達克100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去年漲幅均超26%,同期,微軟大漲51%,Alphabet飆升65%。“在股市繁榮時期,科技股估值迅速膨脹,而在形勢更為艱難的當前,它們的估值也將進一步收縮。”華納認為,在2023年年中科技股業績重拾增長之前,板塊表現難言樂觀。
科技股權重下降
其實,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臉書母公司Meta在內的科技巨頭對美股的影響力已經退潮。即便經歷上周的強勢反彈,上述五巨頭今年以來總市值仍舊蒸發逾3萬億美元,營收增速放緩以及利率快速抬升打擊了上述企業的估值水平,令其在標普500指數中的權重也顯著下降。
多年來,科技巨頭是美股長牛行情中的主要貢獻力量,推動標普500指數屢創新高。2020年9月,五大科技股市值總和占到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24%,創下紀錄新高,但在經歷了今年的多次暴跌行情之后,目前五大科技巨頭權重已降至約19%,對美股的主導作用已大幅削弱。
與此同時,能源和銀行等傳統板塊在標普500指數中所占的份額正在上升。受益于油價上漲,雪佛龍年初至今逆勢上揚58.9%,市值升至3605.5億美元,埃克森美孚年內累計暴漲86.2%,市值增至4692.4億美元,躋身標普500指數10大權重股之列,兩家石油巨頭市值反超Meta,Meta當前市值不足3000億美元,也跌出標普500指數前20大權重股。
華納表示:“盡管今年以來科技股估值暴跌,但并不意味著該板塊已經觸底。大型科技公司面臨的多數不利因素都來自宏觀環境,需要宏觀形勢有所改善,才有望迎來多頭回歸。”
他指出,盡管10月CPI放緩幅度超過預期,但通脹仍遠高于美聯儲2%的目標,因此利率將繼續上行,衰退風險依然存在,短期內難以看多科技股前景。
關鍵詞: 美股科技巨星隕落華爾街警告科技股尚未見底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