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證券:給予中國船舶買入評級

2022-10-25 20:34:04

來源:騰訊網

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王華君,邱世梁近期對中國船舶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中國船舶公司點評報告:簽訂10億美元大型訂單,高端船型制造持續發力》,本報告對中國船舶給出買入評級,當前股價為26.84元。

中國船舶(600150)

江南造船子公司簽訂10億美元大單,發力高端船型“量價齊升”


【資料圖】

新簽10億美元大單,江南造船進入LNG市場:公司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江南造船與某新加坡船東簽訂了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建造合同意向書,分別與兩家香港船東簽訂了共4艘98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建造合同意向書,總金額共計約10億美元;

高端船型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量價齊升”長期顯著貢獻業績:本次17.5萬立方米LNG船造價約2.3億美金/艘,高于2021年同船型2.1億美金的平均造價,漲幅約10%;本次LNG訂單預計交船期2027年7月底,VLEC訂單預計交船2025年10月底-2026年1月底前,充分體現船廠訂單排期飽滿,定位中高端目標明確。

民船:海運回暖+換船周期+環保制約促造船業訂單爆發,供給吃緊促量價齊升

需求端:新造船進入上行周期。1)疫情恢復+因供需錯配,全球新接訂單量創2013年以來新高,航運景氣度已從集裝箱船擴散至油輪、LNG等多種細分品類;2)疊加換船周期,下游船東在手現金充足促升換船需求,下游船東在手現金充足促船東更換加速;3)環保減排要求趨嚴;4)地緣沖突+補庫存,油運需求有望上行。

供給端:供給收縮、頭部集中、擴產困難,公司2022-2025年業績確定性強,價格上漲+高端船型放量構成利潤增長主動力。1)我國占全球約50%造船產能,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頭部企業集中趨勢明顯;2)擴產困難,資金投入、長建設周期、高污染等限制船廠擴張,短期供不應求致船價持續上漲。4)公司作為我國造船業領軍企業,2021年新接訂單(萬載重噸)同比增長91%,目前公司在手訂單已排至2026年,2022-2025年業績確定性強,后期產品漲價+高附加值產品放量+訂單強確定性有力保障凈利率持續提升。

軍船:“內生”中國藍軍建設裝備大發展,“外延”資產整合打開發展天花板

內生:我國海軍“十四五”由近海防御向遠洋護衛持續轉型,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裝備是建設強大海軍的基礎保障。公司作為我國軍用船舶最重要制造基地之一,有望持續受益于海軍現代化建設;外延:南北船集團合并后將持續打造標桿性上市公司平臺,同業競爭問題有望加速整合;2022“國企改革三年計劃”收官之年,相關國企改革預計加速。中國船舶作為集團下屬市值最大上市公司,相關業務整合有望打開公司發展長期天花板。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行業目前處于周期底部回升,公司股價/市值處于相對底部,安全邊際高,向上空間大。預計公司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6.8/25.5/68.8億,同比增長218%/275%/169%,復合增速218%,PE171/46/17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造船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風險。

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布的研報數據計算,民生證券尹會偉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為11.29%,其預測2022年度歸屬凈利潤為盈利16.88億,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為70.63。

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1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9家,增持評級2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33.3。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中國船舶(600150)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優秀,盈利能力較差,營收成長性較差。財務可能有隱憂,須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利潤率、應收賬款/利潤率近3年增幅。該股好公司指標0.5星,好價格指標1.5星,綜合指標1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范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關鍵詞: 浙商證券給予中國船舶買入評級 中國船舶 浙商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