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消息:“假”鉆石撐起一個IPO!

2022-09-23 08:54:48

來源:騰訊網

天然鉆石的地位可能真的不保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成功的營銷,讓天然鉆石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起至高無上和幾乎無可替代的價值,而隨著“培育鉆石”的普及,培育鉆石以遠低于天然鉆石的價格迅速占領市場,毫不留情的戳破了數百年以來天然鉆石不遺余力構建出的“稀缺”、“昂貴”、“奢侈”的泡沫。

不僅在消費市場,資本市場也掀起熱潮。

近日,又一家培育鉆石制造企業擬登陸資本市場。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上辦事服務平臺(試運行)數據顯示,寧波晶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晶鉆”)上市輔導已獲寧波證監局輔導備案受理,開啟上市步伐。

寧波晶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由海歸博士和知名企業家共同創建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以天然和人造金剛石為材料基礎,以納米制造、CVD氣相沉積、激光微細超精加工等國際前沿現代制造技術為手段,致力于金剛石及金剛石工具和相關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

公司主要產品有CVD大單晶金剛石(培育鉆石),超精密單晶金剛石刀具,金剛石表面納米改性,金剛石磨具等。

盛行百年的天然鉆石美夢破碎

鉆石也叫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從化學本質來說,它就是純凈的碳單質,和石墨其實是一種東西,只是原子排序方式不同而已。

而它與權力、財富、愛情等人們向往的事物緊緊相連,離不開鉆石巨頭戴比爾斯公司的史詩級營銷。

一邊,戴比爾斯公司極力維護著鉆石的稀缺屬性,一旦全球哪里有新的鉆石礦被發現,戴比爾斯馬上跑過去談合作,協商控制產量,然后把當時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鉆石礦,都給整了過來,嚴格控制每年的產量,維持鉆石的高價。

另一邊,為了找人接盤高價鉆石,戴比爾斯花了巨額廣告費,讓電影銀幕上一幕幕求婚場景都出現鉆石的身影,把鉆石和愛情綁定,讓女孩們對擁有一顆鉆石充滿向往,正如瑪麗蓮·夢露在《紳士愛美人》影片中的著名臺詞:“鉆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而為了控制二手鉆石的流通,戴比爾斯整出了那句全球知名的廣告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意思很簡單:買了鉆石就要好好留著,不要拿出去賣!如此一來,市面上鉆石數量穩定,戴比爾斯就能持續賣高價鉆石。

在這一連串的騷操作下,戴比爾斯坐在壟斷巨頭的位置上,收了全世界100多年智商稅,直到中國人造鉆石的崛起,才威脅到了戴比爾斯的地位。

事情要從1960年說起。

當時新中國建國后百廢待興,需要大量金剛石用作工業用途,比如勘探、精密儀器制作等,它也是半導體的終極材料。但是,培育鉆石一度只能進口。而隨著中蘇關系的惡化,前蘇聯在1960年對中國停止了金剛石供應。

同年,位于河南鄭州的三磨所,接到了一項保密代號為“121”的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任務就是研發人造金剛石。

1963年,中國第一顆培育鉆石問世。我國成為繼美、蘇等國之后掌握這項技術的第五個國家。

又過兩年,中國第一臺‘鉸鏈式六面頂壓機’研發成功,一臺機器一天能生產300多克拉金剛石, 60年代,一克拉培育鉆石約30元,一天折合1萬多元。行業內有一句話:“壓機一響,黃金萬兩”。

到了21世紀,中國的培育鉆石已經占了全球人造鉆石行業80% 的份額。在中國人工鉆石的壓力下,2015年戴比爾斯的廣告語又改成了:真實是稀有的,真實是鉆石(Real is Rare,Real is Diamond),言外之意就是:人造鉆石不真實!

俄國有家鉆石公司,更是不惜用上區塊鏈技術,給所有天然鉆石上打上印記,這些行為都是為了在天然鉆石和培育鉆石之間搞出一個鄙視鏈,但這也可能是最后的倔強了。

不過,同鋯石、莫桑石等制造的仿照鉆石不同,培育鉆石本來就不是「假鉆石」,在物理和化學性質上,人造鉆石和開采的天然鉆石是一樣的。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2018年發布的珠寶指南中,就從鉆石的基本定義中刪除了「自然」一詞,并且不再推薦使用「synthetic(合成)」來稱呼實驗室生產的鉆石。

培育鉆石的價格僅為天然鉆石三分之一,在理性消費的趨勢下,培育鉆石作為天然鉆石的“平替”受到更多年輕人的追捧,而越來越多,而LVMH、Chanel等眾多奢侈品牌和珠寶商也紛紛潛入培育鉆石的藍海。

無論有多不情愿,鉆石行業的大變局已然展開。

脫胎于中科院的一家公司

河南是中國最大培育鉆石基地,但是在寧波也有企業抓住了商機,這背后離不開技術的革新。

2013年年初,CVD大單晶金剛石生長技術在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實驗室里研制成功。但要使這項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真正實現產業化、國產化,中間隔著資金、管理、市場等諸多難題,困難重重。

在這個關鍵時候,來自河南的商人張軍安為該項目注入數百萬元的資本,于是張軍安和中科院的兩位研究員江南、張文武創辦了寧波晶鉆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江南擁有日本大阪大學電氣工學科博士學位,曾在日本與美國工作多年,不過國外的工作并不能讓他獲得滿足感,“在這期間的研究,說到底是為別人做嫁衣。”抱著“為中國人在國際業界爭口氣”的決心,江南主動放棄國外優渥生活回國,把自己積累的經驗和成果,應用到國內的相關制造企業中。

張文武同樣也是一位歸國博士,擁有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機械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后曾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全球研發中心工作,2012年,張文武毅然回國,以“旗艦人才”身份進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與傳統合成金剛石的方法不同,寧波晶鉆“培育”出來的鉆石主要是采取了一種名為化學氣相沉積(CVD)的技術。

這個過程和“種植”類似,形象來說,就是在超真空培養倉中,用小鉆石作為“種子”,通入碳源氣體,讓“養料”中的碳原子在微波作用下分離出碳原子,逐漸沉積在鉆石種子上,并按鉆石的“DNA編碼”順序結晶。這種技術相對于傳統主流合成金剛石的高溫高壓法,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讓“鉆石種子”成長為更大、更純、可控摻雜的鉆石晶體。

不過,技術有了,這些實驗室里誕生的鉆石要走向更廣闊的應用舞臺還需要關鍵一步,那就是產業化,產業化最大的難點就是在“培育”設備上。

當時,在國內,想要合成出高品質的單晶金剛石,能供應相關設備的廠家并不多,一般是從日本、美國、德國進口,價格也非常昂貴,換算成人民幣大概需要近300萬人民幣,而且它的核心配件還會受到一些出口掣肘。

為了不被國外高昂的制造設備扼住喉嚨,寧波晶鉆研發團隊自己動手搞起了研發設計。“當時團隊總共四十余號人,我們把一半的人力都投到了這一塊,是抱著完成全面國產替代的決心在推進的。”張軍安說。

2014年,攻堅近一年后,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制出全國首臺CVD裝備,晶鉆科技用其生產出了第一顆“中國血統”的培育鉆石。隨后,晶鉆科技迅速投入產業化嘗試,產能以每年三四倍的速度擴張。

目前,晶鉆科技自主研發的“鉆石生產”裝備已經迭代到了第10代,實現了完全的國產替代,共擁有機臺數達到了550臺。而放眼全世界,機臺總數也不過在2000臺左右。

晶鉆科技已經是全國最大的人造金剛石(培育鉆石)制造企業,其CVD大單晶金剛石產品已占據國內70%以上市場,產量占全球四分之一。

A股培育鉆石賽道火熱

天然鉆石是不可再生資源。從世界鉆石預計供需缺口來看,培育鉆石未來市場空間較大。

全球已探明的天然金剛石儲量大約25億克拉,目前每年全世界天然金剛石產量約9000萬-1億克拉。換言之,以目前的礦儲和產能,世界天然金剛石礦最多還能約開采25年。

但下游軍工、半導體等工業領域對于超硬材料的需求逐年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培育鉆石成為了“全村的希望”。

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30年,全球實驗室培育鉆石市場(毛坯)將達到4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4%。

從2017年開始,世界鉆石巨頭戴比爾斯裸鉆業務的銷售額持續下滑,與之相對的,培育鉆石企業銷售卻節節攀升。

相比于天然鉆石,培育鉆石毛利率60%-70%,且中間商利潤豐厚,在資本市場也掀起一場追逐培育鉆石的大戲。行業大廠國機精工、黃河旋風、豫金剛石等企業一度收獲多個漲停。

2021年9月,我國培育鉆石主要生產商——力量鉆石在創業板上市,實控人母子以近百億身家,成為河南商丘首富。

針對培育鉆石賽道,更有券商已經喊出“下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口號。

培育鉆石強大的盈利能力,也吸引了創投的目光。2021年底,培育鉆石品牌LightMark小白光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3億元人民幣;2022年8月,本土培育鉆石珠寶首飾品牌ANOTA完成種子輪融資,由梅花創投投資。

同樣,中國傳統珠寶品牌也在近兩年開始試水培育鉆石。2021年8月,老廟黃金母公司豫園股份推出培育鉆石品牌“LUSANT露璨”;2022年曼卡龍成立培育鉆石子品牌“慕璨OWNSHINE”;潮宏基旗下子品牌VENTI也在2022年推出培育鉆飾產品。

寧波晶鉆IPO只是培育鉆石市場火熱的一個縮影,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培育鉆石企業上市。

關鍵詞: 假鉆石撐起一個IPO 戴比爾斯公司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