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看:精準拆解影子銀行風險

2022-09-15 08:38:00

來源:經濟日報


(資料圖)

防控金融風險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頭戲,當前已經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近日,銀保監會透露,金融風險從發散逐步轉為收斂,一批重大隱患被“精準拆彈”,高風險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9萬億元,金融秩序明顯好轉。

所謂影子銀行,主要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是游離于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包括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具體包括,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和同業理財、委托貸款、信托貸款、P2P網絡貸款等。

影子銀行業務層層嵌套,部分資金投向不透明,監管部門難以有效控制實際杠桿率。個別銀行在為企業提供融資時,借助影子銀行,將短期資金提供給長期項目融資,增加了流動性風險。此外,影子銀行業務還與一些違規信貸聯系密切。個別銀行將原本應該支持實體經濟的信貸資金,通過影子銀行“通道”,將“表內”信貸資金變成“表外”理財資金,為部分企業違規輸入資金,積聚了金融風險。

影子銀行的業務往往在多個市場、多種金融機構之間交叉運行,使得金融風險在不同市場和機構之間的傳染性大大增加。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一旦失控,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近年來,監管部門把拆解影子銀行風險作為重要工作,并將規范資管行業發展作為這項工作的重要抓手。經過持續整治,我國類信貸影子銀行風險明顯收斂,存量資產大幅度壓降。有效遏制了資金脫實向虛,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金融的逆周期調節作用,創造了政策空間。

雖然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影子銀行依然是當前金融工作中的潛在風險點,稍有不慎可能反彈回潮。應看到,影子銀行部分產品結構復雜、杠桿水平高,隱藏風險依然較大。一些機構可能會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衍生出影子銀行的新變種,值得高度警惕。

要加強類信貸影子銀行風險監測,持續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嚴禁多層嵌套、資金空轉、脫實向虛、偽金融創新等行為。金融機構要認真落實資管新規,按時完成銀行理財、信托等存量個案資管業務整改,防止再次通過交叉性金融產品無序加杠桿。監管部門應繼續加強對各類影子銀行業務的監測分析,做好有關應對預案,對一些跨市場、交叉性的新產品、新業務,要通過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及時監管,防止出現監管空白和套利行為。

防范影子銀行風險反彈,需對銀行金融機構保持監管定力,督促銀行等金融機構落實監管要求,切實規范整改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堅定不移推進理財業務轉型,加強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規建設,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銀行金融機構需要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作用,切莫為了小利迷失了金融本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