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9 18:48:27
來源:騰訊網
集微網報道,近年來,MLCC市場缺貨漲價頻發,國內電子產業下游廠商頗受掣肘,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制造國,MLCC國產化已經刻不容緩。
同時,全球MLCC產業正經歷產業結構的新一輪調整,村田、太陽誘電、京瓷等日本巨頭公司開始逐步退出中低端市場,而專注于利潤率更高的手機、汽車等高端市場。
(資料圖)
在國產化和產業轉移需求的驅動下,風華高科、三環集團、火炬電子等國內企業開始大規模擴充產能,填補中低端市場需求空缺,鴻遠電子、成都宏明、大連達利凱普科技股份公司(簡稱“達利凱普”)等軍用MLCC廠商也紛紛開啟資本市場征程以獲得更高的成長,并積極入局民用市場。
截至目前,鴻遠電子早已經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宏明電子正在積極推進IPO的相關工作。2021年6月25日,達利凱普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但自其受理以來公司專注細分領域,行業天花板較低,產品售價遠低于同行、毛利率持續下滑、是否具備產品競爭力和持續經營能力等問題就一直備受深交所的質疑。
行業天花板較低,整體實力較弱
與其他MLCC企業不同,達利凱普專注于射頻微波瓷介電容器這一細分領域,是國內少數掌握射頻微波MLCC從配料、流延、疊層到燒結、測試等全流程工藝技術體系并實現國內外銷售的企業之一。
射頻微波MLCC是指主要用于工業領域電子整機射頻微波電路的MLCC,與常規MLCC相比,射頻微波MLCC具有高自諧振頻率、超低損耗、高可靠性等特點,主要應用于移動通信基站、廣播電視發射機、核磁共振線圈、半導體射頻電源及激光設備、軍用電臺、雷達等整機產品的射頻微波電路、功率放大器、LC濾波器、收發組件、微波組件中。
根據相關行業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MLCC市場規模約為1,071億元,射頻微波MLCC市場規模約為42.60億元,其中國內射頻微波MLCC市場規模約為18.40億元;達利凱普2020年自產射頻微波MLCC產品收入為2.16億元,市場占有率為5.1%,位于該細分領域的全球第6位、中國企業第1位。
與整體MLCC行業相似,全球射頻微波MLCC行業的集中度較高,且進口產品占據主要競爭優勢。其中ATC(京瓷控股)、樓氏集團、Exxelia、JTI等企業在軍工、航空航天等市場具有較強優勢;村田的射頻微波MLCC產品在民用通信設備市場具備領先優勢。
據招股書顯示,國內從事射頻微波MLCC研發和生產的供應商主要為達利凱普和成都宏明兩家。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鴻遠電子在射頻微波電容器的應用研究方面積累了大量核心技術,其生產的射頻MLCC性能達到美國ATC的水平,可替代進口實現國產化。
也就是說,盡管整體射頻微波MLCC市場規模不大,2020年全球市場容量僅42.60億元,但參與者并不在少數,包括ATC、樓氏集團、村田、成都宏明、鴻遠電子等眾多國內外廠商,競爭壓力較大。同時,上述同行廠商產品線較為豐富,射頻微波MLCC僅是其業務涉及的一個細分領域。
2019年至2021年,達利凱普營業收入分別為16,158.26萬元、21,585.38萬元和35,444.38萬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4,241.82萬元、4,906.96和11,417.16萬元。
雖然近年來業績高速增長,但達利凱普專注射頻微波MLCC行業,公司和行業規模較小,產品線單一,且不說與村田、京瓷等動輒百億的MLCC巨頭相提并論,就是對比其他國內MLCC廠商也存在較大差距。
毛利率逐年下滑,產品售價遠低于同行
據招股書顯示,射頻微波MLCC作為MLCC的細分產品,主要面向通訊基站、核磁共振醫療設備、軍工等高端領域,受消費電子、汽車等下游領域市場波動影響較小,因此市場發展一直較為穩定,價格長期堅挺,未發生顯著的周期波動。近年來,隨著5G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將產生大量5G基站的建設需求,進而拉動射頻微波MLCC的市場需求快速提升。同時,醫療設備、軌道交通、工業設備、軍工等其他高端應用領域對射頻微波MLCC的需求也呈現增長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從招股書來看,2019年至2021年,達利凱普的毛利率為63.77%、60.20%、55.88%,呈現出明顯下滑趨勢,這與鴻遠電子、火炬電子等其他同行廠商的情況明顯不符。
究其原因發現,達利凱普營收占比近八成的片式射頻微波MLCC,雖然銷售額大幅增長,從2019年的1.17億元增至2021年的2.74億元,但平均單價下滑幅度較大,從2019年的2.89元/只下滑至2021年的1.45元/只。
與此同時,上游原材料鈀漿價格卻出現大幅上漲。達利凱普在招股書中坦言,若不能有效地將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轉移到下游客戶,公司的經營業績會面臨下降風險。
據招股書顯示,達利凱普通過和國際企業ATC、村田產品參數對比,認為公司產品性能參數達到乃至優于國際企業對標產品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達利凱普主要射頻微波MLCC產品的對標產品包含ATC公司的ATC100、ATC600、ATC700和ATC800系列及村田制作所的GQM系列產品,而ATC公司的上述產品多推出于21世紀初左右,村田GQM系列當前主要產品多推出于21世紀初至2010年左右。
也就是說,達利凱普以自身主流優勢產品性能參數對標ATC、村田十多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產品參數,而對國際企業的最新產品情況,達利凱普并未曾對標,這就只能說,達利凱普的主流產品性能參數達到乃至優于國際企業十多年前的產品,真實技術能力存疑。
另外,從市場售價來看,達利凱普卻遠低于同行。2021年達利凱普DLC75P(0603)、DLC75D(0805)尺寸價格遠低于同參數貿澤電子、華強商城、立創商城的產品價格;DLC70B(1111)等各型號單價同樣低于ATC中國大陸代理商和村田的原廠經銷商的詢價價格,差異率集中于35%-68%區間。
例如,2021年達利凱普自產DLC70系列中DLC70B的平均價格為3.53元/只,而ATC/村田對應同參數產品型號的價格卻高達11.8元/只。DLC70C的情況同樣如此,達利凱普平均價格為18.52元/只,而ATC/村田對應同參數產品型號的價格卻高達47.12元/只,這或許也進一步表明了達利凱普的產品性能并不具備競爭優勢,低價和國產化趨勢才構成市場競爭力的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產品售價和毛利率是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體現,從毛利率和產品售價的持續下滑,也可以側面說明公司產品的議價能力可能有所降低,亦或是所在行業競爭激烈,市場競爭力下滑。(校對/鄧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