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22:45:03
來源:騰訊網
就在剛剛,長春高新股價突然跳水閃崩跌停了。
市場傳聞浙江將集采生長激素,也有投資者在猜測是不是業績不及預期。
(資料圖片)
截止發稿前,長春高新投資者關系部門表示:沒有收到明確的消息,浙江掛出來的政策是化藥的政策,具體生物藥的政策還沒有出來。從廣東集采情況來看,對公司業績沒有大的負面影響。
市場又陷入到緊張的狀態了,今天的盤面兩極分化極大,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繼續嗨嗨往上沖,其他板塊尤其是港股科技、地產股等繼續震蕩徘徊。
01
最狠打折公告!
中國恒大、恒大物業只值0.01港元?
近日,華安基金的一則公告在雪球App掀起了熱議。
華安基金8月17日發布公告稱,為客觀反映基金公允價值,華安基金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調整停牌股票估值。
自8月15日起,華安基金對旗下“華安CES港股通ETF”持有的世茂集團、融創中國、中國恒大、恒大物業,分別按照1.33港幣/股、1.37港幣/股、0.01港幣/股、0.01港幣/股進行估值。
球友朱貳哥直言:真特么狠!停牌前,世茂集團、融創中國、中國恒大、恒大物業的股價分別為4.42港幣/股、4.58港幣/股、1.65港幣/股、2.3港幣/股。較停牌前股價,華安基金此次估值下調幅度分別為69.9%、70.09%、99.39%、99.57%。知道什么叫破產價了吧。
球友@康波戴維斯一臉困惑:太狠了,恒大投資者歸零了!比較奇怪,為什么物業也歸零了?難道物業被掏空還欠了一屁股債?
還有球友憤憤不平:合計不到千分之四的持倉,還來發個公告,真是壞透了...
事實上,如果基金不及時調整,會有聰明資金贖回,先贖回的相當于高估值撤資了,剩下的基民復盤后會吃一個大鱉。
球友@穩健復利基plus表示:“幸好華安港股通這個基金夠分散,這幾只占比不到1%。可以看看隔壁家的某ETF,啥叫雪上加霜實錘,之前世貿停牌,8號也是重新估值,問題是世貿占比10%,相當直接跌停。現在又是龍光集團,這回占了14%。
指數基金也要篩選,分散是指數基金的一大優勢,過于集中那還不如買股票。對保守投資者來說,寬基指數還是更穩妥,或者限制行業或者個股上限,不然容易變成行業基金。”
回到內房股板塊上,現在是最困難的時候了嗎?
在今日召開的投資者會上,碧桂園常務副總裁表示:行業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現在是底部盤整過程。常務副總裁程光煜表示:預期下半年公司會維持比較有序的銷售節奏,保持與頭部同行相當的銷售水平。
02
自2007年至今,
恒生科技橫盤15年不漲?
除了內房股,港股的走勢也被很多投資者討論。
自去年年初以來,港股市場便開啟了長達一年多的回調,恒生科技指數的區間最大回撤一度接近70%。尤其是今年三季度以來,港股再度開啟了下跌模式,市場悲觀情緒蔓延。
有投資者發出了一個感概:恒生指數自2007年至今橫盤,居然15年沒漲。
球友@湯詩語表示:恒生綜指全收益,2005年8月9日收盤2335點,2022年8月8日收盤6192點,漲還是漲了些的,當然年化收益率不算太高。
這樣的走勢,讓一眾看好和投資于港股市場的投資者們十分郁悶和不解,為什么估值只有11倍左右的恒生指數,沒有什么很好的表現,如此的折磨人呢?
球友@無聲認為,原因無外乎這么幾個:
第一、全球主要市場畢竟還是要受到美股市場走勢的影響,今年美股市場總體表現比較弱勢,港股市場想有出色表現也很難。
第二、在港股的綜合定價方面,外資大行毫無疑問具有非常大的話語權,在目前的環境下,可能對在港上市的優秀公司的價值發現形成了一定壓制。
第三、港股有別于我們A股,我們A股是以業績為基礎,更看重未來的成長性,總的來說還是成長風格的市場;
而港股市場則更看重顯示的營收利潤情況,我們也見過港股上市的公司業績公布后股價一飛沖天,一天數倍,也見過太多的公司業績公布后不及預期直接下跌50%甚至90%。
那么,港股還有希望嗎?
雪球用戶@詩安寫下這樣一段話,分享給大家:“千萬不要因為一個指數十五年沒有漲,就認為它永遠不會漲。
雖然我們知道十五年對于一個個人而言,是很長的一段歲月。但對于宇宙,對于銀河系,對于太陽系,對于地球上的萬物。十五年,真的只是滄海一粟,在回顧歷史時,根本沒人在意。”
“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容易健忘,我們舉一個例子:2000年,有一個指數漲到5100點,而十六年后的2016年該指數才艱難收復了這個十六年前的高點,
這個指數,就是大名鼎鼎的納斯達克指數。如今納指經歷了十年牛市,還有誰記得,這一切剛剛過去不到十年,21世紀初的這十多年,從2000年到2016年,十六年,美股曾經上浮零。
再往前看,美股歷史最長的道瓊斯指數。
1965年到1982年,經歷了十七年不漲。
1929年到1954年,經歷了二十五年不漲。
人類的生命如此短暫,在歷史的大浪面前,總會感嘆自己的渺小和無力。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選擇熱愛,這就是真正的勇者。”
03
16個月漲14倍!
新能源賽道持續走強
回到現實當中,今天盤面最火的依舊是光伏+儲能,有球友感概:“去年大家還只是認為發展光伏風電就是為了環保。
但今年極端天氣影響下,歐洲出現的能源危機,新能源不僅僅是為了環保,更是擺脫能源危機的一種方法,于是光伏風電的發展大大加速,中國作為光伏風電產業鏈上的絕對霸主,最為受益。”
恍然大悟,有木有!
近期,多家新能源賽道公司披露了半年報,業績非常優秀。
比如,德業股份昨晚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73億元,同比增長23.26%;實現歸母凈利潤4.5億元,同比增長100.41%。公司此前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3.6億元-4.2億元,同比增長60.15%-86.84%。這意味著此次公布的利潤及增速實際值超過此前預告區間上限。
受到上述消息影響,德業股份股價今天應聲漲停。截至目前,公司總市值已達到983億元,接近1000億元。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公司股價走出了大牛走勢,漲幅超14倍。
資料顯示,德業股份擁有新能源行業戶用逆變器產品、傳統家電行業熱交換器產品、除濕機等環境電器產品。公司戶用逆變器發展迅猛,已形成儲能、微型并網及組串式并網逆變器三大類產品并駕齊驅的產品矩陣,可提供住宅、小型工商業的光伏逆變器解決方案。
德業股份之外,另一家新能源賽道公司通威股份也于昨晚發布了半年報。
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03.39億元,同比增長127.16%,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122.24億元,同比增長312.17%。
太陽能電池業務方面,根據半年報,報告期內,通威股份憑借良好的產業鏈合作關系和優秀的生產運營管理能力,公司產能利用率、電池轉換效率、良品率、非硅成本等核心指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實現電池銷量21.79GW,同比增長 54.55%;
光伏發電業務方面,截至報告期末,通威股份建成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 51 座,累計裝機并網規模超過 3.12GW,上半年結算發電量 19.16 億度;
在上述半年報發布后,通威股份今天股價繼續上漲,盤中漲幅一度達到4.8%。此前三個交易日,通威股份股價連續三天上漲。截至目前,通威股份市值在2500億元左右。
關鍵詞: 恒大投資者歸零了 估值遭下調至0.01港幣 中國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