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4 07:25:28
來源:騰訊網
昨天,多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個規定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征求意見,旨在進一步加強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明確上市公司信息安全責任,維護國家信息安全,減少不必要的涉密敏感信息進入工作底稿,提高跨境監管合作的效率,體現了統籌開放與安全的理念,將促進中國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活動有序開展。本次修訂將為境外上市涉及的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便利有關市場主體依法依規高效開展境外發行上市活動;將指導企業妥善管理涉密和敏感信息,履行好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的主體責任;也將有助于相關監管部門與境外監管機構安全高效開展包括聯合檢查在內的跨境監管合作活動,共同維護全球投資者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當下推行的境外上市企業規定還要追溯到2009年,也就是說已經過去了十三年,時局的變化已經是今非昔比,無論是內部市場結構,還是外圍環境,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與時俱進,同時加強融入國際資本市場,更多的學習和貫徹金融開放的戰略,很有必要對舊有規則進行修訂和優化,所以才有了這次征求意見稿的推進。本次征求意見稿的核心看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刪除了原《規定》關于現場檢查應以我國監管機構為主進行,或者依賴我國監管機構的檢查結果的語句,也就是說以后的境外上市企業監管將并行合作機制進行檢查和審核,這就是就是放開了要求,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跟國際接軌。這個表態非常關鍵,因為當下我們的中概股也正面臨著審計機構和審計合規性的困局,究竟是以我為主還是秉行合作機制,已經得到了答案。
其次將適用范圍擴大至境外間接上市企業。刪除此前《規定》中關于境外上市公司的定義和境外中資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內股權持有單位參照執行的規定,與之前的高層管理規定保持一致,將“境內企業”定義為包括在境外直接發行上市的境內股份有限公司和境外間接發行上市主體的境內運營實體。
第三,繼續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外上市,不斷深化跨境監管合作,相信規定修訂將進一步提升境外上市企業的合規水平,促進境外上市活動健康有序發展
第四,明確境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有關主管部門提出就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相關活動對境內企業以及為該等企業提供相關證券服務的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進行調查取證或開展檢查的,應當通過跨境監管合作機制進行,證監會或有關主管部門依據雙多邊合作機制提供必要的協助,為安全高效開展包括聯合檢查在內的跨境監管合作提供制度保障。目前看來,這個應該是我們合作機制建立的最后態度,參照當下的談判,就是以我們和香港機構為主在美建立審核機制,配合當地監管機構按照上市所在地的審核機制進行審核,這其實即防范的核心數據泄露,又能符合當地的審計條件,相信也是最后談判的最終結果。
綜合來看,這次我們對于企業境外上市企業的修訂,完全是自主調整,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解決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中概股退市問題,雙方金融管理層也在進行的深層次的對接談判,從目前雙方的表態來看,談判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雙方分歧也在不斷降低,我們這邊也多次強調支持企業境外上市的觀點,對于這個初衷我們不應該抱有疑慮。站在美國的角度,個人一直認為美國的資本市場之所以能夠吸引全球的資本正是因為它的開放態度,一旦禁止國外企業上市,尤其是禁止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中的標桿企業在美上市,那么美股將失去很大的吸引力,一旦這些企業回到港股,等于就是給自己鑄就了一個敵人。還有一點就是資本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接了美元的定價,美國的貿易赤字讓資金流出,但是美國的資本市場又把這些資金給吸收了回來,這才不會讓全球美元泛濫,這部分水分一旦被擠出,美元的定價勢必受到影響。通過這些我們基本上可以斷定,中概股的集體退市將是一個很小概率的事件。所以談判和合作將是未來的大方向,那么現在我們出臺了修訂方案,是不是意味著中概股就一帆風順了呢?
首先,當下還只是征求意見稿,后邊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而且是伴隨著雙方談判的進程,雖然大方向很確定,但是細節上的不確定性還是很大的,到時難免會出現分歧,進程也是一波三折,這就意味著市場不可能一蹴而就,很有可能會呈現震蕩上行的走勢。
其次,站在美國投資者的角度,中概股當下的主要投資者也都是美國人和國際投資者,把中概股強迫退市受傷最大的就是自己,而且按照美國人一貫的尿性,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說起來一套一套的,真遇上事兒,肯定會開始收縮,極限施壓這事兒,我們已經見到了太多,所以也不必太當真。
第三,對于我們來說,堅持改革開放也是我們的國策,這點我們已經多次強調,而且伴隨歷史經驗,國內企業的海外上市,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創投產業和科技創新發展,一旦這個鏈條斷裂,將影響我們國內創投會倒退好幾年,甚至會出現巨大的社會動蕩,導致一大批企業倒閉,未來的科技創新也都會遇到問題。而且在資本層面,如果封閉市場,后果會更加嚴重,意味著我們最優秀的一批企業將被釜底抽薪,直接面臨崩潰的邊緣。
早在中概股暴跌的那幾天,我們已經做過類似的分析,結論怎么看都只有一個,就是中概股不可能出現集體退市,至少我們雙方還沒有到撕破臉的那一天,而我們也做到了知行合一,一直在不斷加倉。這個事兒的結局已經可以預見,就是通過談判和合作來化解,畢竟資本層面的脫鉤對于雙方來說傷害都太大了,當然,這個是基于當下的環境來說的,日后隨著中美競爭加劇,脫鉤也不是沒有可能,那個時候就取決于脫鉤帶來的損害對于美國來說是否要讓位于大局的經濟割據了。就目前來說事情正朝向積極的防線發展,而中概股也會開始逐漸的反彈,但是流動性問題在美元加息的背景下依舊難解,加上談判的不確定性給投資者心理上帶來的影響,未來的市場走勢肯定是一波三折,反彈之路如此艱辛,也就注定了不會有太多人能從中賺到錢,但是只要你明白事情的根源,和它要奔赴的方向,其實也就沒什么可擔心的,只要耐心持有,市場早晚都會給你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