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0 12:09:40
來源:騰訊網
作者 | 呂敬之 曹 楊 馬舒葉
編輯 | 曹 楊
今年入春以來,股市的壞消息不斷。
去年,中概股互聯網資產上演“集體跳水“。其中,阿里巴巴從2021年開盤的232.72美元/股跌至年底的118.79美元/股,跌幅48.96%;美團從2021年開年的294.6美元/股,跌至年底的219.6美元/股,跌幅30%。而在線教育行業更是“全軍覆沒”,新東方、高途教育跌幅均超過90%。
第一財經雜志在三月份整理發布了一份過去52周內跌幅超過90%的中概股榜單,愛奇藝、好未來、恒大集團等40余家企業紛紛榜上有名。
圖/三大行業兩年內跌幅超9成的公司
來源/第一財經雜志,燃財經截圖
今年三月,就在股民們都認為中概股已跌無可跌,開始陸續抄底的時候,才發現,抄到的只是中概股的“半山腰”。
3月8日前后,中概股更是上演速降行情。滴滴、愛奇藝、逸仙電商(完美日記母公司)在三個交易日跌幅均超過50%,拼多多和貝殼同期跌幅也超過40%。
中概股“一片哀嚎”的同時,國內股市也不好過。
3月15日,在中概股多家企業單日跌幅超過30%的時候,A股上演了2020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滬指跌破3100點,跌幅達到4.95%。
板塊方面,題材概念股全線飄綠,煤炭、鋼鐵、地產、油氣、電力等板塊重挫下跌,兩市下跌企業數超4400家,上漲企業數僅200多家,跌停公司數達92家。
雪球上,一位名為“蝴蝶結錯了”的網友,在3月11日發帖稱“含淚清倉300萬中概互聯”。該網友表示,在局勢更明朗、確定性回升或者股價低迷到“白菜價”之前他都不會再重回股市。并寫道“心很痛,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另一位29歲的網友則發帖稱自己月薪3000元,用多年積累的9萬元存款和父母的全部積蓄10萬元,再加上其他平臺貸款幾十萬元買了中概基金、光伏基金和醫藥基金,近日虧損已經達到40萬元。該網友表示,“想要在股市里放手一搏,現在卻虧得睡不著。”
圖/雪球網友發帖
來源/雪球 燃財經截圖
3月16日,在官方關于穩定經濟的發言下,資本受積極情緒影響終于釋放出了增長信號。截止3月16日收盤當日,中國互聯網指數、中國互聯網50指數和中國互聯網30指數漲幅分別為17.83%、13.15%和10.82%。
3月18日晚間,中概股延續大漲勢頭,滴滴飆升60%、知乎大漲55%。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自3月15日以來,中概股美股4個交易日合計市值增長折合人民幣達2.2萬億元,反彈幅度超過120%。
然而,業界分析師普遍認為,中概股這波漲勢情緒因素比較大,對于能不能“漲回來”還尚未明朗。
數據顯示,中概股在2021年2月17日至2022年3月15日經歷了歷史最大回撤,回撤幅度均在70%以上。參考此前一輪的最大回撤,從2018年1月26日至2019年1月3日,中概互聯三大指經歷了將近40%的回撤。此后修復這輪回撤,最短的中國互聯網30指數,也用了512個交易日。
因此,對于這波股市到底什么時候能修復,甚至增長勢頭能持續多久,大部分的人還處于觀望狀態。
股市坐上過山車,“肉疼”的不止有業內人士,還有千萬股民。
本期小酒館,我們和一些經歷了此次股市大跌大漲的股民們聊了聊他們的“驚心動魄”。他們當中,有的人飽嘗了中概股大跌的慘痛,卻在反彈的前一天割肉清倉;也有的人股票已跌破6成,早已佛系看待;有的人瞞著老公炒基金,卻賠光了私房錢;還有的人選擇進場抄底中概股,反而慘遭中概股“抄家”;有人甚至給父母在老家蓋房子的錢都賠進了股市。
而對于投資,給更多人的教訓則是:量力而行,當然,還有那句“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中概股反彈的前一天
我割肉26萬清倉了
林林| 45歲 連續創業者
35歲的時候,我從公司里辭職,帶著幾個客戶資源做起了自己的廣告公司。過去十年,我做過餐廳、廣告、自媒體,自認為已經經歷了一個人能經歷的所有大起大落,沒想到,中概股又給我上了一課。
3月15日,中概股又一波集體大跌,從今年開始,我持倉的100萬元,到了那一天已經跌成了74萬元。這已經超過了我原本設定的15%止損點。
因為我一直覺得三月份一些重要會議結束后,市場會有反彈,所以咬著牙挺到了15日。但是15日的時候,我實在不能再等了。
從3月7日到15日這一周,我的一些標的已經被“攔腰”折斷,剩下有極少數增長的也完全無法挽回整體的跌勢。
15日開盤后,我立刻聯系了幾位做基金經理的朋友,他們對中概股的形勢預估也非常保守。原本在關注中概互聯的朋友,也開始想要轉型做美股消費行業。
不管是周圍的信號、新聞和我自己的賬戶收益,都讓我看不到希望。于是在當天,我做了清倉的決定。雖然虧損超出了預期,但我仍然覺得及時清倉是當時最正確的決定。
但16日,那位要轉型做美股的朋友給我打電話,“林哥,你昨天清了多少倉?” 我回答“都清了,總虧損26萬元。” “林哥,你倒在黎明前啊。” 朋友無不遺憾地感嘆。
創業十年,錯過機會、看錯風口這種事情我經歷過無數次,但這一次,卻讓我異常受傷。我仔細看了我之前清倉的所有標的,有一部分在我清倉后,漲幅甚至超過30%。即使知道毫無意義,但我還是忍不住去想,如果我再等一天,哪怕就一天。
慶幸的是,我的主業今年業績還不錯。即使在大環境不太樂觀的情況下,因為客戶對我的粘性很高,靠這些老客戶,我上半年的收入也還算撐得住。不過,我暫時沒有回到股市的打算了。即使這兩天中概股稍微有回彈,但我個人和周圍的朋友都認為這一波漲勢情緒因素占大部分原因。
上半年,我會再繼續關注股市情況,如果下半年有一個更加明朗的走勢,我或許會再考慮重新入局。
我將給老家父母蓋房子的錢
全部賠進股市
小倫| 42歲 國企職員
在我所在的東北城市里,我的收入算是中上等。因為沒有結婚,所以平時的開銷也不多,這么多年下來手里攢了一些錢。
我將這些錢分成了“三份”,在東北買了一套房子,留了一筆給河北老家的父母蓋房子,剩下的錢,就拿來炒股了。
我沒有金融背景,也不是小心謹慎的性格,一直認為股市就是富貴險中求,要玩就玩大的。
從2016年炒股開始,六年時間里我總是跌跌漲漲,賺到錢我就再次投回去加倉,賠了錢我就從工資積蓄里加點進去。為了提高收益,我也曾經上過很多投資教育課程,或者想辦法去認識投資回報很高的民間高手。單單在學習如何投資這件事上,我就花了不少錢。
不過,這些課程大同小異,最大的價值就是給我一些一手信息,但在標的選擇上沒給我多大幫助。
疫情之后,我的投資虧損就在不斷擴大。不過,那個時候我已經有快五年的投資經驗,一些親戚和朋友也會詢問我的建議,跟著我操盤。不知道是礙于不想認輸的面子,還是對自己真的有信心,我將在東北的房子抵押出去,開始加杠桿繼續炒股。
2020年一整年,我的整體收益還是勉強過得去。不過大部分套現的收益都拿來還貸款了。但這一次波動,并沒有使我變得謹慎,反而更加大膽,這也給我后續暴雷埋下了很重要的伏筆。
整個2021年,我的收益已經支撐不起貸款的還款額,我就腦袋一熱,將給父母在老家蓋房子的錢拿過來填補我的貸款缺口。
父母年紀大了,不懂經濟也不懂股市,但只要我開口,他們也不會拒絕。現在想想,我倒希望我的父母能“自私”一些,這樣,老家那套一年前就應該完工的房子,不會因為我的資金鏈崩盤擱置到現在。
2022年到現在,大家對A股的討論從“什么時候漲,漲多少”到了“能不能跌破3000”,不難想象,高杠桿炒股的我,是什么樣的境況。
為了還貸款,我不得不賣了東北的房子。股市里的錢我割肉處理了一部分,但大部分的倉位我都沒有變動。
前幾周,趕在疫情再次爆發之前,我去南方散了散心。可能我還是無法擺脫之前股市成功給我的影響吧。我沒打算退出股市的“江湖”,等我調整狀態,我想將失去的,再賺回來。
想抄底中概股
卻被中概股“抄家”了
蕭蕭| 27歲 理財公司內容運營
“要不要抄底中概股!”這是今年這三個月里我在公司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雖然在理財公司上班,但我也只是一個內容運營,說實話,股市的概念我能理解,但在實際操盤中經常“被綠”。所以,我一直也不太敢投很多錢在股市里。
去年中概股下跌的時候,我們公司的同事就在討論到底要不要抄底中概股的事情。其中也有幾位同事確實靠中概股賺了一把。
去年十一月,中概股又開始暴跌,這一次,再次聽到同事討論抄底話題時,我沒忍住手癢,也想要參與其中了。
之后,我開始跟公司里的炒股高手請教,問他們什么時候是抄底的好時候,也上網去看論壇、看文章。但是,專家也好,同事也好,大家給的答案都是模棱兩可,大多數都在等一些潛在的探底信號,或者積極信號。
在看了很多文章后,我反而感覺自己越來越懵。今年一月的時候,中概股又跌了一波,此時,我身邊那些堅定不炒股的同事也已經開始去抄底了。但是我還是想再觀察一段時間,等三月份看看有沒有更明確的信號。
結果,二月份,中概股開始回彈。我看到漲勢之后,沒再拖沓,直接進去買了一波。二月份的時候中概股一度漲回了3300多點,我雖然是追漲,但也小賺了一筆。可能是這個原因,我對自己和中概股的信心都增強了。
所以,當中概股再次跌破3000點的時候,我非常果斷的入手了。當時,我心里想,靠工作中攢下來的錢慢慢加倉、抄底,說不定我能實現財富翻倍。
不知道是欲望的驅使還是盲目的自信,我開始不斷加倉,三月份開始,中概股一路下跌,嚴重的時候,每天能跌掉我一個多月的工資。我從最開始的自信滿滿,到開始質疑。我和之前請教的高手同事聊天,發現他居然在割肉清倉,還勸我及時止損。
可是,那個時候我的損失已經超過了我能承受的范圍。3月11號的時候,中概股馬上就要跌破2000點,就在那晚,我決定是割肉還是繼續加倉的時候,我完全理解了“賭徒”的心態。
如果現在割肉,這么多年攢的錢和之前小賺的一筆全部會成為炮灰。如果再追加一筆,說不定,我還能“絕地求生”。
15日的時候,中概股再次狂跌的新聞破天蓋地,我根本沒勇氣去看我的賬號。那天我非常平靜,什么都沒再做。
17日早上,同事抓住我問我之前有沒有清倉,我搖了搖頭。同事后悔的說,“應該跟你一樣挺一挺的,今天中概股瘋漲。我就差那么幾天,還是你運氣好。”
“運氣好”的我到現在都沒再打開賬戶。我不用看也清楚,就這么一兩天的回彈,和我的損失相比不值一提。
圖/wind中概股2022年2月18日-3月18日走勢圖
來源/wind 燃財經截圖
去年,我被公司調度到了一個做投資者教育的項目。現在大環境對市場的信心都在下滑,我們項目組也沒有營收,最近準備解散了。一個月的時間,我就從小有金庫的打工仔,變成了即將失業也即將破產的迷茫人。
下一步的生活,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打算...
股票虧了近6成
現在不管不看佛系對待
呂安 | 35歲 自由職業者
大概三年前吧,我進的美股。
當時進美股也是因為工作,我總需要瀏覽和關注全球各大上市公司的動態,再加上當時我已經在A股有了一些實戰經驗,再三考慮之后還是開了戶。
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賺的,尤其是2019年底到2020年底那一年的時間,手里的股票不到180美元/股的成本漲到了超300美元/股,甚至最高的時候,一度漲到了320美元/股。所以,加倉也是我從2021年年初開始做的事情。
但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重倉之后,股市就開始一路走低。但我畢竟有了幾年的股齡,不想做追漲殺跌的事情,堅信下跌只是一時的趨勢。甚至在今年二月的時候,我還繼續加倉想要抄底。可奈何中了那句話“抄底抄在了半山腰”。
這次中概股大跌,記憶中3月14日收盤的時候,我的收益差不多虧了八成左右,我當時甚至動了清倉的念頭。幸好那天我忍住了,第二天中概股強勢反彈,我的收益也稍微漲回了一點。但整體虧損也超過六成。還算幸運的是,我沒有滿倉操作,不過我現在的賬戶余額也只剩下幾萬美金了。
我現在對待我的賬戶完全是“擺爛”式佛系——不管不顧、不聞不問,讓這些股票安安靜靜的在賬戶里躺著“自生自滅”。
這部分炒股虧損雖然不能說完全打亂我生活,但對我的心態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自認為是個經驗老套的老手,沒想到,事實證明我也只是一顆塊頭更大的“韭菜”罷了。
瞞著老公買基金
將壓箱底的私房錢都賠進去了
阿偉| 36歲 全職主婦
我老公算是一位生意人,雖然生意做得不大,但這幾年收益也都還不錯。我則因為身體一直不太好,生了孩子之后就辭職做起了全職主婦。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收到了一筆之前項目的尾款。我留了100萬,想要買買基金。老公對投資非常保守,所以建議我買固收產品,賺個3%左右的增長抵消通貨膨脹就行了。
不過,去年十月份,一位銀行經理帶著一個基金操盤手親自上門跟我推薦了一款基金產品,說這個產品剛開始募資,基金經理是清華大學畢業的,有很多年的操盤經驗,基金的收益區間在15-20%,聽完一番介紹之后的我,非常心動。
因為我對投資并不是非常了解,能問的專業問題也不多,所以當時只是簡單問了持倉情況,對方回答說有對外貿易的倉位,受到疫情緩解的積極影響,在2022年收益預期非常樂觀。
就這樣,我沒太猶豫就把100萬全部投了進去。其實,去年年底基金確實是賺到了,雖然漲得不多,但整體表現還不錯。
今年開始,疫情的反復、國際形勢的緊張等等突發因素開始爆發,重倉對外貿易的基金可想而知,斷崖式的下跌。
從今年一月份到三月份,已經跌超了10%。 當老公問我投資收益的時候,我不敢說跌了這么多,我說稍微跌了一點,跌了5%,老公沒有細問,就說趕緊賣了,未來趨勢也不一定明朗。
3月10日,我實在受不住就聯系經理,計劃賣掉基金。本以為基金是隨時買賣的我,松了一口氣,好幾天沒再看我的賬號。
14日,我又打開了賬戶,發現我的基金還在跌,直到打了電話詢問后我才知道,原來基金還有開放日,和結算日,并不是隨時買賣隨時交易、核算盈虧。
阿偉所持基金收益情況
來源/阿偉供圖
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從10日發起賣出的動作,到15日的結算日,五天的時間,我的基金又跌了5%。
這是我第一次大額度的做投資,本以為基金會是“避風港”的選擇,結果讓我見識到了什么叫“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估計,短時間內,任何投資我都不會再碰。
我靠炒幣日賺百萬
也“靠”炒幣虧損上億
林方| 00后 自由職業者
我雖然不炒股,但我很早就涉足了幣圈。
18歲起,在身邊人還在準備高考的時候,我開始炒幣。期貨市場有太多一夜暴富的神話,我想,為什么不能是我?
揣著不到2000元人民幣的現金,我注冊了兩大實盤軟件。一開始我關注了很多行情分析師,后來發現他們講得根本沒有實操性,我就自己盯著行情走勢。因為我剛入場的2020年,幣圈整體行情看好,比特幣全年維持在70000元人民幣左右,很快我就小賺了幾筆。
幣圈比起股市更“暴利”的就是可以做“合約”。通過加入杠桿實現盈利翻倍。一開始我總是賺到一定的數額就馬上平倉。后來膽子大了,我開始從幾倍的杠桿加到59倍,最高的時候加到了125倍,再也不滿足于賺一點“小錢”,總想一單就掙個上千萬。而在高杠桿下,2020年我真的兩次交易就收入了上千萬。
收益后我立馬套現,從“窮二代”變成了“富一代”,過山車似得生活變化,讓我對“炒幣致富”這個概念越來越上頭。
盯著圈內靠炒幣掙到幾十億身家的大佬,我自信滿滿要讓資產再翻番,經常24小時沒日沒夜的盯著行情,忘記吃飯、睡覺更是常事。
但我卻沒想到,上天給你的禮物,一早就已經標好了價格。
一天晚上,我照常看準行情買入,加了高倍的杠桿。在其中一單賺了近千萬后,欲望讓我想要賺得更多,我沒有立即平倉退出交易,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眨眼間行情跌落,我就反虧了幾千萬。
面對虧損,我紅了眼,繼續重金大杠桿投入,想要把跌落的損失追回。可是越投入越虧,越虧越難停手,等回過神來,才發現我的賬戶已經虧穿了。
一夜之間,我就從資產近億跌到了負債上千萬。我開始失眠、焦慮,看著鏡子里臉色蒼白的自己,感覺一下子就陷入了一場噩夢。
回顧這幾年炒幣,我胖了幾十斤,身體業變得極其虛弱。炒幣收益不穩定,贏了能一次賺幾百上千萬,輸了就連飯都吃不起。
但有時虧錢不是最難受的,難受的是行情波動導致心理的大起大落,沒日沒夜的盯盤卻最終一無所獲。
債不會等我。四處借了一些錢后,我又重返幣圈。要想迅速還債,除了繼續炒幣,我沒有別的選擇。
重新開始炒幣,我仍然過著跌宕起伏的日子。有時幾天交易積攢下來能盈利本金30多倍,但有時一次交易也能幾分鐘就把賺的錢全部賠光。但好在,我總歸漸漸還了債,只是收益依舊不太穩定。
*文中林林、小倫、呂安、蕭蕭、阿偉、林方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