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虧15億!完美日記股價暴跌至1美元以下

2022-03-13 16:23:40

來源:騰訊網

采寫 | 南都周刊記者 詹丹晴 實習生 覃超賢

編輯 | 楊文瑾

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NYSE:YSG)又雙叒叕虧了。

3月10日晚間,逸仙電商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核的業績。2021年,逸仙電商實現營業收入58.40億元,同比增長11.60%,增速較前一年度的72.65%下降不少;凈虧損為15.47億元,虧損同比縮小42.45%。

財報發布后,逸仙電商的股價開盤即大幅下跌,截至2022年3月11日美股收盤,逸仙電商股價跌至歷史最低位,報0.75美元/股,跌幅達39.52%,市值縮水到5.06億美元,較去年2月的高位25.47美元/股,市值減少了約155.94億美元。

逸仙電商最新股價(截圖至東方財富網)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受政策和市場環境影響(昨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5家中國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暫定清單,包括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這天熱門中概股全線飄綠,包括京東、拼多多、嗶哩嗶哩、愛奇藝等,跌幅都在10%以上,不過逸仙電商的跌幅仍然領跑。

3月10日中概股跌幅榜,逸仙電商領跌。(截圖自東方財富網)

一邊是營收增速大幅放緩,一邊是虧損大幅縮小,過去一年,逸仙電商到底發生了什么?

首現收入下滑

單單看逸仙電商最新的財報,它過去一年的攬金能力似乎可圈可點。

但是,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一點就會發現,逸仙電商似乎越來越難撬動更多的消費者。

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逸仙電商的營業收入為58.40億元,同比增長11.60%,而在2020年、2019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為72.65%、377.13%,增速下滑明顯。

逸仙電商近三年營收變化。

賣彩妝依然是一門暴利的生意。2021年,逸仙電商的毛利率66.76%,較前一年度的64.28%高出2.48%,換言之,價格100元的一盒化妝品,逸仙電商能賺66.76元。

然而,賺的這些差價并沒有真正落入逸仙電商的口袋。2021年,其虧損仍達15.47億元。逸仙電商總被戲稱是“為網紅打工”的公司,過去一年,它似乎沒能改變這一局面。

而且,它花在銷售和營銷上的錢更多了。2021年,其銷售和營銷費用為40.06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7.41%,占營收比例達68.60%。自2019年起,逸仙電商的營銷費用就一直居高不下,2019年、2020年的增速達304.85%、172.74%。

逸仙電商近三年銷售和營銷費用變化

不過,燒錢做營銷的效果難言滿意,其營收增速的11.60%顯然要比銷售和營銷費用增速的17.41%要低一些。

盡管難改虧損局面,逸仙電商似乎釋放了一個向好的訊號,虧損大幅縮小了42.45%。財報中的數據則提供了另一種解讀。

2021年,逸仙電商的營業成本和營業費用中只有一個項目出現大幅下降——一般及行政開支減少了12.01億元,降幅達56.07%,而這主要是因為其股權激勵費用減少了。

逸仙電商財報截圖

換言之,逸仙電商去年會出現營收增速大幅下降、虧損卻大幅縮窄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業務做得更好了。

實際上,2021年第四季度逸仙電商錄得年內首個季度收入下降,收入同比下降22.1%,至15.28億元;凈虧損4.75億元。財新報道,逸仙電商在財報會上稱,旗下的彩妝板塊在四季度銷售額下滑了30%以上,部分被護膚品牌的增長所抵消。

而且,逸仙電商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將下跌35%-40%至8.67億元-9.39億元。

不再是天貓雙11的第一

逸仙電商的故事始于2016年三個中山大學學子的合作。

那年,曾在寶潔、御泥坊工作過的黃錦峰聯合陳宇文、呂建華創辦了逸仙電商,并于次年推出彩妝品牌——完美日記。

依賴著大量KOL(網紅,意見領袖)的體驗筆記和種草營銷,完美日記彎道超車,迅速躍升為國產美妝第一品牌。2018年天貓雙11,在彩妝品牌中,完美日記的銷售額最先突破一億元,2019年雙11,完美日記直接拿下天貓彩妝銷售額的第一名。

根據其招股書,截至2020年9月30日,逸仙電商和近1.5萬名不同人氣的KOL合作。記者查詢了解到,截止至2022年3月10日,在小紅書上,與“完美日記”有關的筆記超過24萬篇。

完美日記等一眾國產美妝的崛起,還跟普通化妝品消費稅被取消有關。此前,化妝品消費稅為30%;2016年化妝品消費稅改革后,普通化妝品免征消費稅,高檔化妝品稅率調整為15%。

成立短短四年,2020年11月19日,逸仙電商就登陸紐交所上市,成為海外上市的“國貨美妝第一股”。但是,上市后逸仙電商交出的成績單,并未能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滿意,市值大幅縮水,完美日記曾經引以為傲的第一名也拱手讓人。

2021年天貓雙11,在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彩妝品牌里,YSL、雅詩蘭黛、3CE等國際品牌包攬前三名,完美日記則跌到第四名。

2021年天貓雙11美妝及彩妝榜單。

過去,讓完美日記突出重圍的營銷方式——注重KOL的種草,聘請流量明星代言,在彩妝圈變得不再稀奇。

根據內容產業服務平臺“新榜”統計,2021年上半年,在小紅書上,雅詩蘭黛的投放量最大,共投放了2854篇,位居其后的是歐萊雅、蘭蔻。沒能收割小紅書早期流量紅利的國際品牌奮起直追。

在明星代言方面,完美日記有周迅、趙露思、羅云熙等,花西子則跟時代少年團、劉詩詩合作,而歐萊雅、雅詩蘭黛旗下產品線的代言人更加多樣。

完美日記品牌代言人周迅。

“網紅營銷”引來年輕人卻留不住

既然這種營銷手段已經人皆有之,逸仙電商拿得出手的還有什么?

完美日記有幾款明星產品在年輕人中間頗受歡迎,包括動物眼影盤、名片唇釉、小細跟口紅,根據其3月的天貓旗艦店數據,這些單品月銷量在5萬到9萬之間。不過,在同等價位上,國貨彩妝品牌colorkey、橘朵的口紅、唇釉銷量并不遜色。

把年輕人吸引到“柜臺”之后,逸仙電商沒能留得住他們。

21歲的大學生麗麗在美妝博主推薦下,種草了完美日記的包裝和產品理念,但是,一盤眼影用下來她成功“拔草”了——飛粉嚴重、不好暈染、上色效果一般。麗麗認為,完美日記注重在包裝和代言上下功夫,但是產品沒什么長進。嘗鮮之后,她日常更愿為日系彩妝品牌買單。

34歲的宛藝被羅云熙代言的完美日記錦鯉盤眼影廣告吸引,關注起了完美日記,她曾先后購買了兩款完美日記的眼影,卻沒想到踩雷了——粉質粗糙、不易推開。

宛藝告訴記者,完美日記的包裝設計精美,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我不反感營銷,營銷的前提是產品必須有相匹配的品質,否則會讓消費者心里產生較大的落差。”

多位購買過逸仙電商旗下品牌唇釉的消費者同樣跟記者反映,他們買過的幾款唇釉質感不佳、有色差,使用后有嘴唇拔干的情況。

3月8日,記者走訪了廣州某商圈的一家完美日記體驗店。當天正值婦女節滿減活動最后一天,不少女性顧客前來挑選和試色。完美日記的柜姐向記者透露,平時店里比較冷清,只有兩三個人,節假日期間會熱鬧一些。

廣州一名屈臣氏柜姐告訴記者,完美日記的消費主力是學生群體,價格便宜有吸引力,注重廣告宣傳,充分發揮流量優勢,現在受消費者喜歡的知名品牌在產品研發上比較用心,但是在宣傳和包裝的力度上可能沒有那么大。

與國際品牌不同的是,完美日記的出新頻率特別高,早在2020年,完美日記就透露,每個月會有5-6款產品上新。根據中金公司的報告,國際品牌新品推出周期平均要約1年,國內品牌可做到3-6個月。

一名從事化妝品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國貨品牌更能捕捉熱點,對市場的反應更快速,但是另一方面,它們因為研發投入不足,缺乏拳頭產品,才會靠販賣噱頭炒作產品。

多個國貨彩妝品牌采用代加工的生產模式,根據逸仙電商招股書,其產品制造與設計主要外包給代工廠,包括科絲美詩、瑩特麗等。

眼下,逸仙電商也意識到在研發方面的不足,2021年,逸仙電商的研發費用為1.42億,同比增長了113.62%,占總營收的2.43%,而在2020、2019年的營收占比則為1.27%、0.78%。雖然無論研發費率和絕對值跟國際大牌還有一段距離,但差距在縮小。根據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2020年,歐萊雅、資生堂的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4%、2.9%。

專利方面,逸仙電商目前在全球范圍擁有118項專利,但遠遠趕不上國際品牌。在2020年財報中,逸仙電商披露,它共注冊專利69件,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件,外觀設計專利32件、發明專利36件(其中部分正在轉讓階段),還有23件專利正在申請全球許可。而過去10年,歐萊雅每年申請的專利數就在500上下。

加強線下布局能否挽救完美日記?

被質疑只有營銷的逸仙電商,過去一年正在努力擴大自己的版圖,除了原有的完子心選、皮克熊、Galénic外,2021年,它收購了DR.WU(中國大陸業務)、英國護膚品牌Eve Lom、微生態護膚品牌Eantim,旗下現有八大彩妝、護膚品牌,覆蓋低、中、高端消費者。

自2019年開始,逸仙電商開始注重線下布局。這條路走得不算順利,逸仙電商原本將在2022年開設600家店,但受疫情影響,它2021年的門店有約三分之一反反復復關了又開。

完美日記化妝品專賣店,顧客正在試用化妝品。

在最新財報中,逸仙電商尚未公布這兩方面的運營成果,不過,無論是擴大品牌版圖,還是線下布局,業內人士都比較看好。

上海博蓋咨詢創始合伙人高劍鋒告訴記者,近幾年,國內市場彩妝的滲透率在急劇上升,但體量依然不如護膚可觀。隨著市場教育,95后、00后對于大牌護膚品也沒有盲目的迷信,反而愿意去嘗試和購買口碑好的國貨產品。“如果堅持投入和布局,或能給它帶來新增長動力。”

至于線下開店,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資深分析師李應濤告訴記者,從企業長期發展來看,如果想成為中國真正的頭部品牌,肯定要布局線下,加強跟顧客的粘性、聯系。挑戰在于,線上的打法跟線下完全不一樣,所以逸仙電商會出現轉型的陣痛期,可能需要有2-3年的磨合。“線上、線下并不是分開來打的,而是要配合在一起,它不能形成內耗、沖突。逸仙之所以規劃那么多的門店,還是把線下當成規模增長的渠道了。”

在他們看來,盡管飽受詬病,對于年輕的逸仙電商而言,在現階段燒錢做營銷無可厚非,但能走多遠還要看內功修煉。

李應濤表示,表面上看,想要再造一個完美日記很容易,實際上新品牌已經錯失了時機,錯失了利用KOL種草紅利、而國際大牌還沒反應過來的窗口期。完美日記的節奏、戰略設計得比較完美,它走的是先規模后價值的路線。“這樣的路線肯定更注重營銷,營銷的好處在于,如果產品不錯、營銷對路,可以迅速放大規模,壞處是可能會有路徑依賴,根基可能會不穩。如果完美日記一直重外功而不重內功修煉,到了一定的規模后,增長就會越來越難。現階段,它還需要依靠營銷做規模,接下來還要看它內功怎么發力。”

李應濤進一步指出,“現在,完美日記等國貨面臨的問題是,從‘大牌平替’這樣一個沒有品牌符號的工廠品牌,升級為一個真正的彩妝品牌,讓自己的品牌調性、態度彰顯出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他們在產品研發和供應鏈方面的不足。”

高劍鋒表示,對于快消行業而言,營銷是必要的支出,且一般都會占大頭。逸仙電商作為一家年輕公司,在成長初期更多投入在營銷上,快速占領市場,先站穩腳跟活下來,這條路徑目前也被他們驗證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接下來,隨著流量紅利消失,線上獲客成本不斷提高,逸仙電商想要活得更久,走得更遠,更考驗的是他們對品牌的運營及管理能力。這個進程是持續的,也是一個根基尚不穩的年輕品牌走向成熟必須要走的路徑。

(應受訪者要求 ,麗麗、宛藝為化名)

END

關鍵詞: 又虧15億完美日記股價暴跌至1美元以下 完美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