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2 16:19:13
來源:騰訊網
今天市場的熱點,是再次被被錘的中概股。
主要原因是:
美國國會在2020年表決通過了一則《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比如可能涉及到商業機密的數據等。而如果外國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未能提交美國證監會(SEC)所要求的報告,SEC有權將其從交易所摘牌。
這不,最近SEC就公布了一份“預摘牌名單”,其中就包括5只中概股。而這5家公司可能是因為提前披露了年報,不排除后面還會有更多企業被納入名單。
這個消息再次引發市場對中概股的悲觀情緒,二話不說一頓暴跌。
一
對于中概互聯相關基金的投資人而言,此刻最擔心的可能是:如果這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真的退市了,我的基金該怎么辦?
首先,如果你買的基金主要是投資港交所上市的中概股,就不用擔心企業退市的問題。(比如下圖中后面2個指數對應的基金)
其次,如果你買的基金里含有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比如上圖中前兩個指數對應的基金),這些指數的大部分權重股,比如阿里巴巴、美團、京東、百度、網易、小米、快手、攜程等,都已經在香港完成第二上市。如果這些企業真的在美股退市了,美股和港股的存托憑證是相通的,相關的基金會轉換為港股對應的成分股。
對于那些還沒有在港股上市的中概股,如果真的面臨退市,可能也會采取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方式。就在上個月,香港有關人員曾表示,已做好準備迎接中概股回流。
總之,如果持有中概股相關基金,不用太擔心退市導致自己的基金資產縮水,或者被清盤。只是,如果最后真面臨退市,可能會對公司股價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基金凈值。
另外,文章開頭也說到了,需要“連續3年不滿足要求”,才會面臨退市。今天下午中美雙方監管機構就審計監管合作也有進一步的溝通,不會輕易就鬧到真退市的地步。
二
那么,第二個問題來了:中概股還值得投資嗎?
最近一年多,最慘的莫過于中概股了,在國內外雙重打壓下,中概互聯50指數1年跌去57%,無數人抄底抄在“半山腰”。
不過2021年監管部門圍繞反壟斷、數據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等多領域加強對中國互聯網板塊的監管力度,核心目的不是讓他們消失,而是希望這些企業能更穩妥發展。
畢竟像阿里、騰訊、美團、京東等企業,都是國內頂尖的互聯網公司,幾乎涉及到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還為成千上萬的人創造了就業機會,是能真正為社會提供價值的。
從估值上看,目前中概股相關的指數肯定是處于低估(以中國互聯網50指數為例,當前PB為2.34,處于歷史低位),是否值得投資,就看你是否對企業的發展有信心了。
豆妹還是挺樂觀的,如果你也堅定看好中概股未來的發展前景,可以考慮在做好資產配置的前提下買入并持有~
風險提示:
本資料所引用的觀點、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場情況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設條件下的分析和判斷,并不意味著適合今后所有的市場狀況,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