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6 14:59:03
來源:騰訊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赟
到3月29日,嗶哩嗶哩(下稱“B站”)赴香港二次上市就一周年了。
3月3日,B站公布了2021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2021財年B站總營收達193.8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1%,達57.8億元。具體業務方面,移動游戲營收51億元,同比增加6%;增值服務營收69億元,同比增加80%;廣告收入為45億元,同比增加145%;而電商及其他業務營業額為28億元,較2020年增加88%。
不難看出,B站財報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廣告業務了。2021年對于廣告行業是“寒冷”的一年,在廣告大環境承壓的這一年,B站廣告卻逆勢增長,B站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睿的解釋是,有5個原因促成了B站廣告增長。
百貨業之父約翰·沃納梅克 (John Wanamaker) 有一句名言:“我知道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也因此,傳統廣告業更多是一門規模的生意,所有公司都希望接觸盡可能多的消費者,所有公司都希望從規模中獲益,因為他們無法精準定位,誰會為他們的廣告買單。
情況在數字時代改變了,直接響應廣告 ROI(投資回報比)的可量化程度要比傳統廣告高得多。
回到陳睿講的B站廣告增長的5個原因:首先是用戶增長,同時廣告端的單用戶變現效率也在增長,2021年MAU(月活躍用戶人數)變現效率同比上年增長83%。其次是B站用戶價值以及平臺影響力被市場越來越認可。隨著用戶破圈的過程,越來越多的行業廣告主會找到B站。一開始是游戲、3C,后來變成食品、飲料,再變成美容美妝,到了去年和今年,汽車這些行業也變成重點的廣告主。另外,廣告視頻化是一種趨勢,這種趨勢正好是B站擅長的。并且,B站有自己特色的廣告形式,即原生廣告,因為B站的視頻大部分都是UP主做的,他們會把自己的創意融入到廣告里,在2021年,陳睿明顯感覺到這種原生廣告被越來越多的廣告主所接受。
2021年,B站除了傳統的手機屏幕外,在電視屏幕也拓展較大。在傳統的PUGV(專業個人用戶視頻)快速增長的同時,新擴展出來的電視屏幕和Story-Mode(故事模式)也在快速增長,相當于有了更多的場景,更多的視頻內容,可以去加入更多廣告。
“廣告收入和用戶體驗是不沖突的,而且從長期來看,它們甚至是一致的。因為最后廣告的效果,它需要通過影響用戶的心智去實現,而好的平臺,用戶喜愛的平臺更能夠去影響用戶心智。”陳睿這樣說。并且,他說,B站“大會員”數量再創新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同比增長39%達2010萬。即使2022年宏觀經濟還是有壓力,整個數字廣告市場的增長放緩,B站有信心實現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
B站也首次給出了盈虧平衡的時間表,通過提升單個MAU的變現率和控制運營費用,在2022年開始全年non-GAAP(非公認會計準則)運營虧損率同比收窄,中期目標于2024年實現non GAAP盈虧平衡。
3月3日,剛經歷裁員風波的微博也發布了2021年四季度和全年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微博廣告和營銷營收19.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3%;增值服務營收2.7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6%。截至2021年底,微博月活躍用戶達到5.73億,同比增長10%。微博首席執行官王高飛指出,去年四季度的直播電商受到一些原因,很多原計劃在一季度春節期間進行的投放都停止了,而這部分收入在去年一季度占比5%左右。在雙減政策下,教培行業在今年一季度的投放也有所影響。除了這兩個行業外,其他行業的投放收入預期增速還是在雙位數增幅以上。
對于今年一季度的展望,王高飛表示,“微博的核心廣告行業如說快消、數碼、汽車、奢侈品等行業整體的投放增長態勢較好。但由于宏觀經濟與行業監管的外部因素影響等,我們預期部分行業可能對一季度的增速產生部分的負面影響。”
在移動互聯網(也就是手機端口)中廣告分別有哪些?你知道嗎?
開屏廣告、插屏廣告、信息流廣告、Banner廣告(橫幅廣告又稱旗幟廣告)、沉浸式視頻廣告、激勵視頻廣告……還有嗎?歡迎補充。
3月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關于《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或者影響用戶關閉彈窗;確保每條彈窗信息明確顯示彈窗信息推送服務提供者身份。彈窗推送廣告信息,必須進行內容合規審查,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應當具有可識別性,顯著標明"廣告",明示用戶;確保彈窗廣告一鍵關閉。不得以彈窗信息推送方式呈現惡意引流跳轉的第三方鏈接、二維碼等信息;不得通過彈窗信息推送服務誘導用戶點擊,實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
記住,國家網信辦擬規定:互聯網彈窗廣告確保可一鍵關閉,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2年3月17日。
關鍵詞: 云姨夜話|藏在財報里的廣告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