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10:14:43
來源:騰訊網
一個汽車品牌的影響力,甚至可以通過翻譯軟件看出來。
比如,在特斯拉遠沒有取得現有的市場地位之前,幾乎所有的軟件都會把 Musk 翻譯成本意「麝香」,而現在,基本上所有有 AI 干預的軟件都會直接翻譯成「馬斯克」。
同樣,Lucid,在所有的結果中依然會被譯為「慶幸」,即便后面還跟著 Motor 一詞。
今天,Lucid 發布了 2021 年 Q4 及全年的財報,在盤前,Lucid 的股價在美國哀聲一片的情況下大漲了 10%,但財報發布之后,剛剛開盤后的股價就連著下跌了 14%。
這大漲大跌中,能讓所有關心 Lucid 的人,「清醒」一點嗎?
訂單在手,一年不愁
可能是我們關注的熱情太高了,直到現在,我們才意識到 Lucid 是一家多么年輕的公司。
2021 年 9 月下旬,Lucid 才開始第一款車的生產,而 10 月下旬,首批 520 輛 Air Dream Edition 才開始交付。
按照財報公布的數字,整個 2021 年,Lucid 只交付了 125 輛汽車,這一數字其實毫無參考價值,2022 年才過去兩個月,去年的全年紀錄就已經作古。
按照 Lucid 公布的數據,Lucid 迄今已經生產了超過 400 輛汽車,并交付了當中的 300 多輛。
有趣的是,就在昨天,一張航拍圖片顯示 Lucid 廠區內已經有 130 多輛包裹完畢的待交付車輛,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數字。
但與交付量趨勢相反的,是 Lucid 的生產預期。在之前,Lucid 曾計劃在 2022 年生產 20000 輛車,并在 2023 年繼續擴大至 50000 輛的水準。
但今天財報會議上最大的利空是,Lucid 將 2022 年的生產計劃減少到了 12000-14000 輛。
Lucid 表示,做出調整的原因主要是因為 Lucid 遇到了供應鏈和物流挑戰,以及「我們對提供最高質量產品的不懈關注」。
但這帶來一個利好,就是 Lucid 在全年基本無需為拓展客戶擔心,Lucid 歷史上第三次公布了手握的訂單量,迄今 Lucid 已經有 25000 份帶交付訂單。
對比 Lucid 在 2021 年 9 月公布的 13000 份訂單和 11 月公布的 17000 份訂單,我們大致可以估算出 Lucid 近期的訂單增加速度。
推遲新車,專注降本
早在 Lucid 最早拍攝宣傳片的時候,我們就曾見過 Lucid 的第二輛車。
就像 Model S 和 Model X 的雙子星關系一樣,Lucid 也推出了 Air 平臺上的一款豪華 SUV —— Gravity。
和中國市場對 SUV 的狂熱愛好不同,美國豪華消費者對于轎車的青睞顯然更多,以及,一輛轎車確實有助于 Lucid 跑出在加速、續航等方面的更多紀錄。
按照 Lucid 的計劃,Gravity 將在 2023 年底進入量產,但在今天釋放的信息中,這輛車又會晚上半年,直到 2024 年上半年才會投入量產。
Lucid 沒有給出做出推遲的原因,但業界普遍認為,這與降本增效,專注提升 Air 的產能和質量有很大關系。
隨著 Air Dream Edition 交付結束在即,Lucid 也會迎來自己的下一個挑戰,那就是平衡多個不同車型的生產計劃。
2 月初,一些訂購 Air 次旗艦車型—— Grand Touring 的用戶已經表示得到了分配的 VIN 碼,而隨后 Lucid 還將交付面向主流市場的 Touring 和最入門級的 Pure,在型號增多的情況下,如何能夠確保及時交付,并盡可能降低成本,也是曾經特斯拉必修的課程。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熱心觀眾最近也紛紛建言獻策,PS 出了 Lucid 的超跑等新玩意,希望特斯拉的 Roadster 2 盡快結束跳票,別到時候真的跳到了 Lucid 超跑的面前。
Lucid 會成為中東土豪的心頭好嗎?
雖然 Lucid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起來都是一家立足加州的標準美國科技范兒公司,但你無法忽視它背后的中東資本。
長期以來,中東地區都是化石能源的同義詞,而很明顯,它們也在為加速進入新能源時代而在做準備。
今天的財報會議中,傳聞已久的 Lucid 中東工廠終于落到實處。
該工廠從 2022 年上半年就開始建設,預計產能為 15 萬輛 / 年,并且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工作崗位。
而 Lucid 也表示經過財務推算,這一工廠將在 15 年內為 Lucid 帶來 34 億美元的產值。
比較有趣的事,就在同時,Lucid 還在擴建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按照計劃擴建后的工廠將具備 40 萬的年產能。
考慮到 Lucid 的訂單量,我們還不清楚這總計 55 萬的年產能何時才能被用上。
而更大的彩蛋是,就像我們沒有忘記念叨 Lucid 一樣,Lucid 也并沒有忘記念叨中國市場,去年,彭博社曾報道說,Lucid CEO 羅林森表示,「我們計劃于 2025 年左右在中東和中國開設工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電動汽車領航者特斯拉于 2019 年在中國開設了一家工廠。小鵬、理想、蔚來等許多中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也在努力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當然,Lucid 原本需要的奢華氣息再加上中東土豪的白袍之后,竟然毫無違和感,也算是找到了財富密碼,至少是財富照片的密碼。
畢竟,相比于中美歐的紅海,中東的電動車市場,還處于真空狀態。
這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發,是不是應該招一位懂阿拉伯語的同行,順路進軍下中東電動汽車媒體行業了呢?
我也需要清醒一點了。
-END-
(請記得關注我們的視頻號,Lucid 全年財報來啦)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