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10:30:0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低密度、短周期、近距離的鄉村旅游迅速成長。賞花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大賣點,為農家樂、茶舍、民宿等一批 “花海+”附屬產品賦能。游客飽了眼福,村民鼓了錢包,“賞花經濟”正助推鄉村旅游產業迅速發展。
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葛嶺鎮,青梅種植是傳統特色優勢農業,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市場好的時候賣3塊錢一斤,不好的時候跌到每斤8毛錢,收入非常不穩定。”葛嶺鎮溪洋村種梅大戶邱永信告訴記者,近幾年永泰縣的青梅蜜餞加工原料滯銷,給果農生產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青梅市場遇冷,村民臉上少了幾分笑容,多了幾分愁容,但未曾想到,青梅樹上的梅花給溪洋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忙的時候,我們村一天接待上萬名游客。有些村民會沿路擺攤賣土特產,一天下來一戶收入最多能達到5000元。”溪洋村村支書邱東興說,村里共種植青梅5000多畝,臘月梅花盛開的時候非常壯觀,因此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賞梅。
“嶺上梅花開,樹下炊煙生”,如同一夜飄雪的梅海景色讓溪洋村成為賞梅網紅打卡地。近日記者在溪洋村看到,白茫茫的梅海里游客絡繹不絕,村路兩旁到處是村民擺的小攤,有青梅酒、青梅汁、青梅蜜餞,擠在小攤中間的矮凳加木桌,便是露天農家樂,條件雖然簡陋,但仍然“一桌難求”,時不時還有游客詢問農家是否出售院子里養的土雞土鵝。
“游客賞花不僅給村民帶來了收入,還帶來了返鄉創業青年。”溪洋村村支書邱東興說,這些青年創業的同時帶動了村民就業。
溪洋村85后青年陳晨2014年返鄉開辦文埕灣·棲心民宿,年收入達到200萬元。“剛回來時,正值青梅花開,我們村很美又有特色,當時就有了開民宿的想法。”陳晨說,他聘請了鄉鄰打掃民宿,每人每年可以拿到4萬元工資。
除了農家樂、民宿等旅游消費項目,永泰縣葛嶺鎮還通過延伸青梅產業鏈,解決了“賞花經濟”季節性強、產品單一、留客時間短等問題。
“項目少,時間短,游客的消費就上不去,所以我們創建集青梅加工、觀光、體驗為一體的永泰青梅文化館,形成地方加工業、旅游業、農業的‘三產融合’。”葛嶺鎮鎮長林秋說,如今鎮里還開發沉浸式劇本殺、漂流、溫泉等體驗項目,以賞花作為引擎,拉動鎮里旅游收入的增長。
據了解,從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中旬的梅花季節,永泰縣共吸引游客32.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8億元。
“未來永泰縣將加快花景區與生態康養、休閑避暑、汽車露營、研學旅行等多業態融合,開發出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產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永泰縣旅游發展中心主任薛夏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