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09:44:26
來源:北京日報
(資料圖)
“校長來信啦!”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初三、高三年級的學生們爭相傳閱著校長錢衛東給自己的手寫信,互相比較著來信內容。信中,錢衛東與學生暢談理想與未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回應和解釋。個性化的內容讓每個孩子對手上的信件視如珍寶。
“寫一封信,相當于和畢業年級的學生在紙上談了一次心。”錢衛東說,作為校長,很難與每個學生都有一次面對面談心的機會,但是他又很想了解學生,想知道他們對學校、對老師、對校長的建議。因此,3年前剛剛來到六十五中時,他就給畢業年級的學生下發了一份調查問卷。“畢業年級的學生已經入校兩年多,對學校相對比較了解。他們還面對著升學的壓力,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很有必要。”錢衛東說,問卷涉及學生的中(高)考目標,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或困惑,未來的計劃,最想對父母、老師、校長說的話。“學生們都答得很認真。我想,應該以尊重的態度來回應他們的認真,于是便有了手寫信的交流。”這樣的交流,一堅持就是3年。
這不是個輕松活兒。學校每年的畢業年級有12個班360名左右學生,錢衛東的手寫信少則300多字,多的時候要密密麻麻寫滿一整頁A4紙。今年,在給學生寫信前,錢衛東還特意跟畢業年級的班主任進行了一對一溝通,細細記錄下每個孩子的特點、優勢,以讓信中的交流更有針對性。“挺辛苦的,但是很值得。”見字如面,紙面上的談心讓錢衛東走進了青春期孩子敏感的內心,看到了學生背后的努力和不甘。曾經,有一名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問卷中寫給老師的話是:“如果我睡覺,你就把我打醒;請老師一定不要放棄我。”看到這句話,錢衛東落淚了。“我們當然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學生的話提醒我們這些教育者,要給每一個學生信心與鼓勵,耐心等待他們綻放的一天。”
除了寫信,錢衛東還會就學生在問卷中提到的意見建議對學校工作進行改進,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比如,去年有學生提出想打羽毛球,今年學校就專門開辟出了新場地;今年很多學生反映想在午餐中加上一道湯,一番協調后,最近學生的午餐里已經有了熱乎乎的湯;針對很多學生反映的心理焦慮問題,學校安排了集體心理輔導,還請心理老師和班主任進行個性化的干預談心。
“我希望,孩子們能從我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尊重,感受到真誠。很多年后想起‘校長曾專門給我寫過一封信’,或許也是他們校園生活中一份溫暖的回憶。”錢衛東最近還收到了不少學生給“東哥”的回信,讓他深感欣慰。比起校長,他更想成為孩子們愿意敞開心扉的“東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