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速遞!油價已從年底高位大跌30%,美元走強情況下進口國負擔依然不小!

2022-10-26 15:41:43

來源:匯通財經手機版

有太多的媒體空間專門報道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問題,及其對發(fā)展中經濟體的相關溢出效應,而另一個化石燃料問題卻相對被忽視:石油價格。受全球經濟放緩預期的影響,油價在過去幾個月里普遍下跌,較今年早些時候觸及的高點下跌了約30%。

經濟放緩本身與能源價格(更具體地說是油氣價格)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說到油價,盡管基準原油價格下跌了30%,但許多石油進口國仍面臨著高昂的石油進口費用,這將加劇它們的經濟面臨的挑戰(zhàn)。以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印度為例。《印度快報》最近的一篇分析文章詳細指出,由于今年早些時候油價上漲,印度今年上半年的貿易逆差已經達到1500億美元,全年可能翻一番,達到3000億美元。


【資料圖】

這反過來又會導致國家的收支平衡出現(xiàn)問題,因為油價上漲導致經濟的各個領域放緩,不僅是在印度,在西方也是如此。說到西方,它的歐洲部分和印度有著類似的油價問題。

外媒在最近一篇有關石油進口國困境的文章中指出,歐洲不僅僅是天然氣的主要進口地區(qū)。歐洲大陸,特別是歐盟,消耗的大部分石油也是進口的,這意味著它極易受到價格波動的影響。

報告稱,包括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在內的所有歐洲大經濟體,其消費的90%都依賴進口石油。這意味著,就像亞洲國家一樣,歐盟也有美元問題。

美聯(lián)儲收緊貨幣政策導致美元走強,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大多數(shù)石油進口國今年以來一直面臨的負擔問題。由于全球大部分石油交易都以美元計價,美元越貴,即使油價本身變化不大,進口石油的費用也會越高。

瑞銀大宗商品分析師Giovanni?Staunovo表示:“美元走強對那些貨幣與美元脫鉤的石油消費國來說是一種不利因素。過去12個月里,以當?shù)刎泿庞嬎愕挠蛢r上漲幅度要大得多。”

這種狀況可能會對未來的石油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它們可能是本幣發(fā)揮更大作用的市場。

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正在考慮在雙邊貿易協(xié)議中用本國貨幣取代全球貿易貨幣。印度甚至開發(fā)了一種用盧比結算國際交易的機制,盡管它仍在用美元支付俄羅斯的石油。

這可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興趨勢,但它在歐盟將如何發(fā)揮作用則完全是另一回事。歐盟曾多次宣布與美國結成緊密聯(lián)盟,特別是在能源領域。

因此,在石油交易中放棄美元可能是一個糟糕的想法,就像馬克龍總統(tǒng)指責美國使用雙重標準,讓國內的氣價低于美國公司賣給歐洲的液化天然氣價格一樣糟糕。

不過,在全球經濟越來越有可能放緩的情況下,美元在石油負擔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其他石油進口國可能會提振放棄使用美元、開始更多使用本國貨幣的計劃。布倫特原油連續(xù)日線圖

北京時間10月26日13:09,布倫特原油連續(xù)報91.12美元/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