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憑制裁警告劈頭蓋臉,俄羅斯已掌握美歐“死穴”

2022-02-24 09:57:05

來源:金十數據

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認了烏克蘭東部兩個分裂地區的獨立性。這一舉措將局勢向危機邊緣推近了一步,影響不容低估。德國因此宣布暫停俄羅斯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批準,但不是徹底取締該項目。其他西方國家自周二起陸續發布了對俄羅斯的制裁,但由于普京還未正式入侵烏克蘭,所以本次制裁只是“開胃小菜”。

美國和歐盟各國政府之所以采取這種漸進性制裁,很大的原因在于,俄羅斯是西方重要的能源供應商,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程度遠超美國。

盡管美國有望重新成為石油凈出口國,但它仍需要進口石油。截至2月11日,美國每天進口近830萬桶原油和成品油。在各國追求能源獨立之際,煉油商還是選擇使用更經濟實惠的石油,而非本國的石油。美國大約每12桶進口石油中就有1桶來自俄羅斯?!   ∶绹鴮Χ砹_斯石油進口的大幅增加是由于其對委內瑞拉的制裁。2019年,美國對委內瑞拉時任總統施壓,迫使其下臺,同時禁止向該國金進口石油。隨著委內瑞拉石油行業的崩潰,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進口削減至零。

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的石油都屬于重質原油,而美國是輕質石油,所以美國需要進口重質原油,用輕質原油稀釋后使用或者出口,而隨著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制裁,美國重質原油進口就面臨短缺,因此俄羅斯重質原油就成為了備選。    理論上,如果美國對進口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或者俄羅斯單方面停止對美國出口石油,那么這些多余的石油將流向其他地方。美國大型煉油商ValeroEnergyCorp.最近被問及烏克蘭危機對其的影響時也提出了這一觀點。

但實際上,隨著油價逼近每桶100美元,約70萬桶/日的原油供應中斷將重擊油市。盡管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可能會提供類似的重油,但這并不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在沙特阿拉伯和美國的關系降溫、且俄羅斯是OPEC+關鍵成員國的情況下。

卡塔爾也救不了歐洲?

由于俄羅斯在天然氣供應上舉足輕重,歐洲的制裁可能會毫無效果。對歐洲來說,目前更糟糕的情況是,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取代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方法不可行。

卡塔爾能源事務部長兼卡塔爾石油公司總裁薩阿德·謝里達·阿爾卡比在天然氣出口國論壇第六次峰會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洲30-40%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在這方面俄羅斯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使卡塔爾愿意增加其對歐洲的供應,但其大部分液化天然氣出口與長期合同掛鉤,已經被牢牢鎖定。

阿爾卡比說,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只有約10-15%可以轉移歐洲,其中大部分已經與亞洲國家簽訂合同。

但西方國家仍在虛張聲勢,不斷發出制裁警告。此前德國暫停了北溪2號項目的批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督促該項目的審批暫停應該是不可撤銷的。俄羅斯也不甘示弱,外交部稱俄羅斯將對美國的制裁做出強烈回應。

關鍵詞: 劈頭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