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 08:57:44
來源:金融界
核心觀點
投資確定性,回避不確定性,這是今年的投資之道,低位、低價、低估值的“三低”,是具備防御與反擊的投資品種,而低位是今年投資的“王道”。
盤面分析
外受俄烏地緣政治動蕩影響,受美聯儲貨幣政策未進一步收緊影響,內有社融規模“天量”釋放刺激,CPI與PPI剪刀差縮減影響,上周大盤盤中雖波動較大,但仍如我們所預期,走出了先抑后揚走勢。最終,上周大盤上漲0.80%,創業板上漲2.93%,兩市總成交量較前一周減少7.63%,這表明受外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場外資金觀望為主,場內資金活躍度不減,市場情緒波動較大,市場信心略顯不足。
量能有所減少,個股活躍度回升,分化逐步減弱,市場熱點轉換較快,持續性不強,追高易套,殺跌易損,資金短期化行為為主,但資金主戰場還在滬市。上周五,共有51家個股漲停,有63家個股漲幅在10%漲停板之上,其中有6家個股為20%漲停,有211家個股漲幅在5%之上,共有1家個股跌停,有2家個股跌幅在10%跌停板之上,無個股為20%跌停,有25家個股跌幅在5%以上。
機構調倉基本告一段落,資金轉移力度減弱,結構調整帶來的波動逐漸減弱。上周漲幅居前的為新能源、有色、磷化工、稀土、醫藥生物、建筑建材、化工等,跌幅居前的為金融、地產、數字貨幣、交運、農林牧漁等。量能難移釋放,賺錢效應回升,虧錢效應降低,超跌引領上漲,藍籌維穩大盤,大盤先抑后揚,“八二”現象為主,是上周盤面主要特征。
技術面分析
從技術上看,上周大盤低開慣性回落后,便走出震蕩盤升走勢,以最高點收盤,并呈價漲量縮態勢。大盤收復5周均線,實現了周線“兩連陽”走勢,周線SKD指標仍處于底部且金叉,大盤最高點也未跨越節前一周的開盤價,仍處于蓄勢階段,短線大盤還有上行要求,短線有望挑戰60周周線要求。
日線技術指標顯示,上周五大盤低開之后,盤中回補上周三留下的缺口后,再度震蕩上行,收盤創探底回升以來的新高,并呈價漲量縮態勢。5日線及10日線失而復得,20日線收復,日線MACD指標多頭強化,周四及周五的K線組合為上漲“吞沒線”,大盤強勢特征明顯,但價漲量縮的量價背離,也制約大盤上行空間,量能能否重新釋放,K線組合形態是否重復2020年5月26日、27日走勢,不但決定短線走勢強弱,將決定大盤能否順利構筑“W”底形態。
分時圖技術指標顯示,15分鐘MACD指標連續底背離,60分鐘SKD指標頂背離,短線盤中還有反復,但30分鐘MACD指標多頭強化,短線大盤有望延續反彈走勢。
上證50價漲量增縮,5日線、10日線失而復得,收復20日線,并站上3150點之上,上周四K線及上周五K線構筑上漲“吞沒線”,組合構筑成“W”底雛形,短線將挑戰30日線壓力,能否突破并站穩,量能重新釋放是關鍵。
創業板價跌量縮,5日線支撐,10日線收復,價跌量縮的量價關系,意味著殺跌動力不足,加之日線MACD指標金叉,短線有望走出震蕩盤升走勢。
綜合技術分析,我們認為,短線大盤走勢較強,但量能難以釋放,能否重復去年5月26日、27日的“吞沒線”后走勢,能否重新站上3500點之上,并構筑“W”底形態,量能能否重新釋放是關鍵,若重新放量并站穩在3500點之上,則大盤構筑“W”底,后市有望挑戰3519點—3550點間平臺壓力,若量能難以釋放,則大盤難以站穩3500點之上,并沖高回落概率大,大盤走勢將步履蹣跚。
基本面分析
上周,受困于地緣政治反復無常影響,尤其是俄烏之間關系受美操縱,出現緩和到再度緊張態勢,全球金融市場走出了大幅波動走勢,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繞2%大幅波動,原油期貨價格盤中一度逼近97美元/桶,美元高位徘徊,歐元底部整理,美股高位大幅震蕩,俄羅斯股市由大漲轉向大跌,全球資本市場也是盤中大幅波動,A股市場盤中也走出了急漲急跌走勢,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是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投資資金不安的內在原因所在。
從歷史規律看,只要是全球政治、經濟、金融市場出現危機,美國都會通過貨幣政策先放后收的方式來收割全球,且套路是不變的。在經濟或金融危機初期,聯儲都會通過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來大肆放水,并造成大水漫灌態勢,美債收益率大幅回落,美股大幅上漲,過剩的美元溢出到其它經濟體,推升其它經濟體資產價格,包括股市、匯市、樓市等,尤其是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較低,更是溢出資金的重點流向。
然而,一旦全球政治、經濟、金融危機基本得到化解,全球經濟基本要恢復經濟秩序之際,泛濫的流動性推升美通脹,美聯儲步入加息及縮表周期,資金利率的上升推高了美元的同時,也讓美國內流動性出現匱乏的態勢,靠流動性支撐的美債面臨違約危機,靠流動性支撐的美股就會大幅回落,美經濟就會面臨緊縮政策引發的衰退壓力,這是美聯儲量化寬松后的必然結果,也是美國的宿命。
美政府既要打破宿命,又要薅全球其它經濟體的“羊毛”,掠奪其它經濟體財富,尤其是薅資產價格漲幅較高的新興經濟“羊毛”,來填補美國人的資產窟窿,美政府能過做的就是驅趕溢出的美元回流美國,以緩解美債及美股的壓力,手段除了美聯儲多次加息外,還有就是制造地緣政治危機,導致其它經濟資產價格大幅回落,當其它經濟體股市、匯市、樓市價格一地雞毛后,華爾街資本再通過所謂的投資來廉價收購其它經濟資產。
無論是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擾亂亞洲金融市場,1999年的歐洲科索沃戰爭,打擊歐元,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后,通過挑起格俄戰爭抑制俄重新崛起,甚至911事件后對中東一些國家的曠日持久戰爭,每一次“劇本”都是那樣的相似,這一次俄烏爭端又聞到了相同的味道,甚至已到了無所顧忌的“赤裸裸”地步。
美這一次無所顧忌地制造俄烏戰爭氣氛,甚至拉上歐洲通過干涉中國內政的涉臺法案,大肆制造海峽兩岸緊張局勢,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加快驅趕溢出的資金回流美國,驅趕全球投資資金以所謂避險而流向美國,意在以充足的流動性,維持搖搖欲墜的美債穩定,維持美元的霸權地位,順便再薅一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羊毛”,這就是為什么俄烏炮聲一響,美債收益率就會落,俄烏一安靜,美債收益率就飆升的原因所在。
給他國制造這樣或那樣的危機,挑撥全球各經濟體間的矛盾,通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在化解自身危機的同時,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這就是美國政府的伎倆,為了美元的霸權地位,為避免債務危機,美已不擇手段,即便是損人不利己的事也會去做,如這一次制造的俄烏沖突,推升原油期貨價格逼近百元,美輸入性通脹有增無減,美1月CPI高達7.5%,創了40多年新高,美2月CPI再創新高的概率隨著俄烏沖突升級而加大,美聯儲加息已是“箭在弦上”。
但美政府在俄烏之間制造沖突升級的決心不降反升,美在全球各地區制造危機的決心不降反升,美聯儲加息的決心不降反升,一切皆因美利己主義的膨脹,美不顧一切的行為,給今年全球金融市場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在所難免,由于有流動性的支持,美股大幅回落并走熊的概率低,美股走熊是美各方所不能接受的,美股高位大幅震蕩將是大概率事件,如此雖對A股走勢有外在心理影響,但不會引發外資大幅流出A股。
上周五,俄烏發生炮擊事件,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市場風險偏好再度降低,隔夜美股大跌,周五周邊市場走弱。當市場擔憂A股也將受到影響而走弱之際,大盤開盤順勢低開,并回補了上周三留下的缺口,消除了A股“逢缺必補”的后市隱患,隨之大盤在二線藍籌股上漲帶領下,走出逆全球市場走勢的上漲走勢,即顯示出A股的韌性,更彰顯出A股市場不受外界干擾的獨立自主性,雖大盤上漲走勢為量價背離,但逆市上漲的意義重大,它驅散了春節前大盤大幅下跌的形成心理陰霾,讓市場信心有望得到重塑。
春節后的從盤口特征看,機構調倉接近尾聲。影響下一階段市場結構行情的,僅剩受外在因素影響的,如能源、原材料、軍工等走勢不確定性,以及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釋放影響的,如金融、基建、中字頭等走勢的確定性,不確定性與確定性的交織,大盤走勢還將步履蹣跚,但迎“兩會”的歷史規律,大盤震蕩盤升是趨勢。
周末,消息面較為平靜,俄烏之間摩擦依舊,美股繼續回落,原油期貨探底回升,美元重新走強,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落,加之A股量能難以釋放,短線大盤盤中有回調壓力,但只要外在地緣政治不進一步惡化,則市場目光將由外轉內,關注“兩會”期間所釋放的政策上來。本周一,LPR調整的時間窗口開啟,在央行未調整MLF利率之后,央行能否調整LPR就值得市場關注了,也會對大盤走勢形成影響。
操作策略
由于央行未下調MLF利率,央行也就難以下調LPR,若央行未下調LPR,則大盤沿著自身運行方式運行,若央行下調LPR,則大盤有望大幅走強,但結構分化有所轉變,銀行難以走強,券商有望走強,周期股有望走強。我們預計,由于外在不確定性與內在確定性交織,本周大盤先抑后揚概率大,震蕩攀升還是趨勢。
投資確定性,回避不確定性,這是今年的投資之道,低位、低價、低估值的“三低”,是具備防御與反擊的投資品種,而低位是今年投資的“王道”。操作上,輕指數、重個股,若市場有賺錢效應,可適度提高參與倉位,逢低關注金融、能源、中字頭、有色及“三低”股、超跌股,若市場賺錢效應降低,則控制好倉位,觀望為主,回避短線漲幅過高股。
擇時模擬股票組合
圖表1:2022模擬股票組合
數據來源:方正證券研究所 WIND資訊
關鍵詞: A股獨立走強依舊 機構調倉基本告一段落 機構調倉 A股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