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電子測量儀器產業概況:行業產業鏈龐大,產品所涉及的應用領域廣泛

2022-04-14 11:41:58來源:前瞻網  

電子測量儀器是指用電子技術實現對被測對象的電參數檢測裝置,電子測量儀器所涉及的應用領域較為廣泛,是電子工業發展和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之一。然而在中國高端電子測試測量儀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國外企業。

在國際形勢日益復雜和國內需求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尤其是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國產化替代勢在必行。與此同時,國內的多項政策和重要會議均提及要重點發展國產高端科學儀器設備。近年來,高端電子測試儀器國產化進程不斷加速,國內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公司也開始嶄露頭角。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高端電子測試儀器國產化進程中的一匹黑馬——成都玖錦,其在矢量信號分析儀(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等方面,均可對標國際一線品牌同類儀器指標。

本文核心數據: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市場競爭格局

1、電子測量儀器產業概況

——電子測量儀器概念:利用電子技術來實現測量的儀器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GB/T 4754-2017-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以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注釋》,電子測量儀器指用電子技術實現對被測對象(電子產品)的電參數檢測裝置。

常見電子測量物理量包括電能量測量(電壓、電流、電功率等)、電信號特性測量(波形、頻率、相位、噪聲等)、電路參數測量(阻抗、品質因數等)、間接導出量測量(增益、衰減、失真度等)、特性顯示測量(幅頻特性、相頻特性曲線等)。

——電子測量儀器應用領域分類:專用儀器和通用儀器

專用儀器以一個或某幾個專用功能為目的,如光纖測試儀器、電磁兼容EMC測試設備等。

通用儀器是現代工業的基礎設備,根據其基礎測試功能不同,可以分為示波器、射頻類儀器、波形發生器、電源及電子負載、其他儀器等。

——電子測試測量行業特點:“小口徑、大帶動”產業

“小口徑”:行業領域小、行業規模小。

“大帶動”:電子信息行業的“開路先鋒”,既可帶動自身上游產業鏈中的通用芯片、電子元器件、基礎軟硬件等取得突破,還可輻射帶動與電子信息相關的各大行業,如核工業、航空航天等領域向更高層次發展。

——電子測量儀器技術水平分類:高中低三個檔次

高端電子測量儀器是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共性基礎和保障,目前已成為裝備研制、科技攻關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瓶頸,亟待解決。

——電子測量儀器產業鏈剖析:行業產業鏈龐大,產品所涉及的應用領域廣泛

電子測量儀器以電子技術為基礎,是一個融合多學科、多種先進技術的基礎性行業,由于其囊括了電子測量技術、射頻微波設計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通信技術等,因此產業鏈相對復雜,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類型也多種多樣。

在產業鏈上游方面,主要為電子元件、電子器件、電子材料、機電產品等。其中,電子元件和電子器件統稱為電子元器件,是電子測量儀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在產業鏈中游方面,主要包括電子測量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中游的企業主要分為通用電子測量儀器制造企業和專用電子測量儀器制造企業。

在產業鏈下游方面,由于電子測量儀器是電子信息產業不可或缺的支撐保障,所有與電子設備有關的企業和行業幾乎都需要使用電子測量儀器。目前,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物聯網、5G應用、射頻前端等行業快速增長,有效推動了電子測量儀器的快速發展。

2、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發展現狀

——全球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航空航天、5G商用化、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上升、信息通信和工業生產的發展,全球電子測量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結合弗若斯特沙利文、Technavio、ResearchAndMarkets等機構預測數據,測算2021-2025年全球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在5.2%左右,到2025年全球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71億美元左右。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發展現狀

受益于中國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國的電子測量儀器市場在近幾年高速增長。結合弗若斯特沙利文、ResearchAndMarkets等機構測算數據,測算2021-2025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在7%左右,到2025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將達到66億美元左右。

近年來,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全球市場,但國外一線品牌技術優勢明顯,產品性能領先,國內企業與國外一線品牌企業相比,無論是在高端產品的性能指標還是市場接受度上,仍然具有明顯差距。

與此同時,近年來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了多項具體產業政策鼓勵和支持國內電子測試測量儀器行業的發展,中國高端電子測試儀器也取得了一定的新進展。

3、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競爭格局

——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市場整體競爭梯隊

在中國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國外一線品牌企業,主要為美國的是德科技、泰克、力科,德國的羅德與施瓦茨以及日本的安立。

國內具備整體競爭力的企業主要有電科思儀、成都玖錦、鼎陽科技、普源精電等,這些企業在部分產品的關鍵性指標方面代表了國內企業的最高水平,但距離上述的國外一線品牌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

——國內電子測量儀器市場企業技術競爭格局

根據前述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測量與儀器分會對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主要產品高中低檔次劃分的推薦,結合對國內企業各產品數據手冊以及企業公告等公開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對中國電子測量儀器企業進行了技術層面的競爭格局劃分。在高端產品方面,國內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有電科思儀、成都玖錦等;中高端產品方面的企業主要有:鼎陽科技、普源精電、創遠儀器、優利德等。

——國內高端電子測量儀器市場企業發展概況

◆ 產品端:電科思儀和成都玖錦部分產品關鍵指標國際先進、國內領先

在中國高端電子測量儀器企業產品方面,電科思儀在射頻/微波信號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的關鍵指標方面代表了國內最高水平;成都玖錦在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的關鍵指標方面也接近國內的最高水平,特別是研發并實現了50GHz矢量信號分析儀(頻譜分析儀)和50GHz矢量網絡分析儀的產業化,實現了進口替代和自主可控;鼎陽科技在數字示波器、射頻/微波信號發生器等關鍵指標方面接近或達到國內的最高水平;普源精電在數字示波器的關鍵指標方面代表了國內的最高水平。

◆ 研發端:行業內企業研發人員占比普遍較高,成都玖錦研發人員占達到66%

根據對普源精電、鼎陽科技、創遠儀器、成都玖錦等四家可比企業財務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四家企業研發人員占比均在34%以上。其中成都玖錦研發人員占達到66%,領先其他企業。

注:截至2022年3月28日,部分企業2021年年報尚未披露,故此處普源精電、鼎陽科技、創遠儀器數據均為截至2021年上半年數據。

在研發費用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方面,鼎陽科技的研發費用占比相對較低,在11%左右,普源精電、創遠儀器和成都玖錦的研發費用占比相對較高,均在20%以上。其中,成都玖錦研發費用占達到35%,領先其他行業企業。

注:截至2022年3月28日,部分企業2021年年報尚未披露,故此處普源精電、鼎陽科技、創遠儀器數據均為2021年上半年數據。

在研發方向方面,普源精電主要集中在芯片、數字示波器、矢量網絡分析儀、波形發生器等領域,其中部分產品已經進入試產階段;鼎陽科技在研項目主要集中在芯片、矢量網絡分析儀、數字示波器等領域;創遠儀器研發項目主要集中在5G測試相關技術方面,截至2021年上半年,企業5G大規模MIMO關鍵技術測試平臺項目、5G大規模天線信道模擬器研發與驗證、毫米波5G分析儀開發項目已完成項目驗收工作。

◆ 財務端:鼎陽科技市值最高,成都玖錦估值達到20億元

在企業估值及市值方面,截至2022年3月28日收盤,鼎陽科技市值最高,達到60.23億元;其次是普源精電,其發行價格為60.88元/股,市值為55.39億元;創遠儀器市值在20億元以下,達到18.02億元;成都玖錦方面,目前成都玖錦已經完成B+輪融資,估值達20億元以上。

注:圖中成都玖錦數據為估值數據,其余企業數據為截至2022年3月28日的市值數據。

4、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政策分析

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近年來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了多項具體產業政策,從定位、引導、財政、技術和人才等多個方面對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給予了大力支持,為行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5、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為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和下游應用的快速發展。

電子測量儀器的發展和半導體器件共同成長。半導體器件是生產測量儀器的諸多零部件的底層架構基礎,測量儀器是半導體器件的宏觀實際應用,同時也是半導體器件設計和檢測的關鍵設備。器件與儀器交替領先,互相促進并制約著另一方的發展。現階段行業測量儀器略微領先,半導體工藝陷入瓶頸。一旦突破該瓶頸,測量儀器將迎來又一個快速增長期。

在下游應用領域方面,由于電子測量儀器是基礎類設備,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因此諸如5G、物聯網、新基建、消費電子等行業的蓬勃發展將為電子測量儀器帶來穩定的需求增長。

5G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3月,中國已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142.5萬個,到2022年底力爭超過200萬座,打好網絡基礎,同時進一步擴大和豐富應用場景,鼓勵更多的應用案例、應用場景、應用軟件、應用實踐涌現。

由于基于新的通信協議,無線通信產品將全部進行一輪革新,相關企業擴大生產將同步跟進采購軟硬件輔助設備,必然引發電子測量儀器需求量激增。

物聯網方面,成熟的電子測量設備可以縮短物聯網產品的設計研發周期,加快產品迭代更新速度。根據是德科技《推進任務關鍵型物聯網發展所需的重要技術》白皮書描述,在設備生態系統中,早期研發階段的最佳工具選擇包括電池消耗分析、信號完整性測試、電源完整性測試、無線一致性測試、EMC一致性測試等。

新基建方面,以新基建為典型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同樣為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提供驅動作用。在中國制造 2025 的大背景下,國家重點推進道路交通重大工程建設,提出智慧工地等新基建概念。向土建行業引入電子計算機控制技術,標志著傳統行業與新科技行業的有機融合,為電子測量孕育了新的土壤。

——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有:銷售渠道線上化、射頻測試需求大幅增加以及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

銷售渠道線上化方面,國內廠商主要通過經銷商和直銷的兩種方式向終端客戶供貨。由于國內外下游客戶市場存在市場特性、文化、習俗、語言等方面差異的限制,廠家主要以經銷商的模式進行銷售。企業借助經銷商地理優勢與優質的渠道將產品送至終端客戶手中。隨著電商的高速發展,網上銷售的渠道顯著增多。各大企業逐漸正在逐漸擴展網絡直銷渠道,通過亞馬遜、阿里巴巴、京東等網絡電商平臺對消費類客戶進行銷售。

射頻測試需求大幅增加方面,受到5G、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業驅動,新技術和新產品層出不窮,新的測試測量需求不斷涌現,尤其是在射頻測試方面,需求將大幅增加。

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方面,受國內需求持續穩定增長、國際形勢日益復雜以及高端儀器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國產化替代勢在必行。

國際形勢日益復雜方面,高性能的ADC、DAC、FPGA等芯片是電子測量儀器的關鍵零部件,但目前高性能芯片供應商仍然以德州儀器、賽靈思、英特爾等國外企業為主。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修改其長期使用的外國生產的直接產品規則和實體清單,限制中國企業采購半導體產品、技術和相關軟件,間接加重了國內企業購買原材料和設備的相關成本。

高端儀器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方面,2021年5月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科技攻關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在石油天然氣、基礎原材料、高端芯片、工業軟件、農作物種子、科學試驗用儀器設備、化學制劑等方面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

2021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一〇三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修訂通過,大力推進采購國產儀器,推動科學儀器設備的發展刻不容緩。

目前,已經有部分企業走在了高端測量儀器國產化浪潮的前列,例如成都玖錦在高端科研儀器設備領域,攻克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在50GHz矢量信號分析儀(頻譜分析儀)、50GHz矢量網絡分析儀以及3GHz射頻阻抗分析儀方面,各項技術全面對標國際一線品牌同類儀器指標,且產品軟硬件均為自主設計研發,具備模塊級和板卡級自主可控。

關鍵詞: 電子測量儀器產業概況 電子測量儀器 產業概況 行業產業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