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中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

2022-04-11 11:38:42來源:前瞻網  

紅外熱成像儀行業主要上市公司:(002414)、(002214)、(688002)、(300411)、(300516)、(002415)、(002236)等

本文核心內容: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競爭梯隊、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市場集中度、紅外熱成像儀行業企業布局

1、中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競爭格局:可分為三個競爭梯隊

我國從事紅外成像科研生產的單位可以分為科研院所和企業兩部分。國內科研院所如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兵器工業夜視集團、兵器工業光電集團、兵器工業凌云集團、兵裝集團湖北華中光電等。企業方面,國內從事非制冷紅外技術產品研制、生產和經營的單位大部分研發能力弱,品牌影響力小,許多企業是國外產品的代理商或系統集成商。本文主要圍繞企業層面進行分析。

當前,我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競爭激烈,頭部效應逐步形成,主要代表企業有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睿創微納、金盾股份、久之洋、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

2021年2月,國際知名市場調研公司Yole發布最新版《2020年熱像儀和熱探測器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全球紅外熱成像整機出貨量上,美國FLIR市場占有率35%排名第一,位居第二的是中國廠商高德紅外,市場占有率17%,同時也是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中國熱成像廠商。全球十強中,中國廠商占據四席,分別是高德紅外、海康威視、睿創微納和大立科技。此外,金盾股份、久之洋也是我國重要的紅外熱成像儀制造企業。

從我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代表性企業區域分布來看,我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代表性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北、山東三地,其中,浙江省代表企業有大立科技、金盾股份、大華股份、海康威視等。

2、中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市場份額:高德紅外行業市場規模最大

由于目前國內紅外成像市場規模較小,尚處于發展階段,未有權威機構公布詳細的市場占有率數據,前瞻依據紅外熱成像儀主要生產企業所公布的數據,對我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市場份額進行分析。

根據主要企業所公布的數據,2020年,高德紅外紅外熱成像業務收入達28.86億元,為全國紅外成像市場規模最大的企業。其次,睿創微納紅外熱成像業務收入達15.61億元,為全國紅外熱成像儀規模第二大企業,大立科技紅外熱成像業務收入達9.97億元,排名第三。(海康威視2020年全球出貨量占比排名第三,但公司年報中并未披露紅外熱成像業務數據,因此,未將其納入考察范圍。)

3、中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

總體來看,我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2020年,我國紅外熱成像儀市場前三企業市場規模達54.44億元,CR3達26%;前五企業市場規模達63.22億元,CR5達30%。

4、中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高德紅外競爭優勢明顯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機場、醫院、學校、商場、倉庫等公共場所都投放了大量人體溫度監控系統,紅外熱成像儀需求大幅增長,多家企業加強紅外熱成像儀行業業務布局,如大華股份和海康威視等,快速進入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市場,推出了一系列的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根據各公司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高德紅外紅外熱成像業務收入高達28.86億元,競爭優勢明顯。

5、中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競爭狀態總結:行業議價能力較弱

從行業現有競爭者看,國內從事非制冷紅外技術產品研制、生產和經營的單位大部分研發能力弱,品牌影響力小,許多企業是國外產品的代理商或系統集成商,近5年我國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技術進步較大,擁有非制冷紅外探測器自主研發生產能力的企業主要包括睿創微納在內的4家企業。整體來看,我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競爭較為激烈,頭部效應逐步形成。

從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上看,前瞻從進入壁壘和行業吸引力兩方面對潛在進入威脅進行了分析,前瞻認為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為技術密集型行業,進入該行業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但是另一方面,受紅外熱成像儀行業近幾年快速發展,行業吸引力仍然較強。

從行業替代品威脅上看,目前主要有光學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等三大傳感器會對中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造成威脅,但總體來看,其余三類傳感器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能互補彼此的短板,但在部分情況下仍無法適用,因此,紅外熱成像儀與其他三類相比,仍有較大優勢。

從行業供應商議價能力上看,國際探測器生產廠商大多數集中在美國和法國,另外英國、以色列、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也有少量探測器生產廠商,上述國家生產廠商的探測器出口均需進行審批,不同國家的審批嚴格程度和對可出口探測器性能指標的限制有所不同。從探測器性價比及審批流程相對便利等方面考慮,目前國內紅外熱像儀生產廠商所使用的探測器基本從法國進口。國內一些探測器研制機構,如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1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等已經開始研制并試生產成品探測器,但在成品率、穩定性、性價比等方面與國外進口探測器還有一定差距。

從行業購買者議價能力上看,紅外熱成像儀主要下游企業為各類機構和企業,個人消費占比相對較小,行業議價能力較弱。

運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對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的競爭環境分析中,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紅外熱成像儀行業的競爭情況如下圖所示:

關鍵詞: 紅外熱成像儀行業 中國紅外熱成像儀行業市場集中度 中國紅外熱成像儀 紅外熱成像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