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2020年安徽省水路貨運、客運量同比有所下降

2022-03-23 11:25:49來源:前瞻網  

水運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水運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600428)、(000520)、(601919)、(600798)、(601866)、(601872)、(002320)、(000039)、(001205)、(603167)等。

本文核心數據:通航里程、通過能力、吞吐量、周轉量、水路客運量、水路貨運量

1、安徽省內河航道條件良好

安徽省境內長江水系湖泊眾多,河流密布,流域面積6.6萬平方公里。安徽地處華東腹地,緊鄰“長三角”水網地區,具有發展內河水運優越的水資源條件,境內有大小河流300多條,分屬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八百里皖江橫穿安徽省東西,淮河干流航道的378公里流經皖北地區,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鑲嵌于江淮之間,為安徽水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截至2020年底,全省內河航道總里程6628公里,其中通航里程5777公里。全省擁有營運船舶2.5萬艘、5142.7萬載重噸、平均噸位2095.7噸。

2、安徽省港口布局分明

安徽港口現已形成以蕪湖港、馬鞍山港、安慶港、合肥港、蚌埠港五個主要港口,銅陵港、池州港、淮南港、阜陽港、亳州港、滁州港、六安港七個地區性重要港口為依托,以宿州港、淮北港、宣城港、黃山港四個一般港口為補充,層次分明的港口布局體系。

安徽目前重點打造以蕪湖港、馬鞍山港為中心的皖江港口群,以合肥港為中心的江淮港口群和以蚌埠港、淮南港為中心的淮河港口群。3000噸級及以上港口泊位主要分布在長江干線,1000噸級及以上港口泊位主要分布在長江干線、淮河干流以及合裕線。

3、2020年安徽省水路貨運、客運量同比有所下降

根據《安徽省2020年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水路旅客運輸大幅萎縮。完成水路客運量111萬人次、旅客周轉量1519萬人公里,同比分別下降50.2%,50.0%,比前三季度降幅分別縮小10.0和11.5個百分點,水路旅客運輸主要為旅游客運,市場占比較小。

2020年,安徽省完成水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為12.3億噸和6095.8億噸公里,同比分別下降1.4%,2.1%,同比與前三季度基本持平。受疫情和汛期雙重影響,水路貨物運輸未能恢復上年同期水平。

2020年,安徽省港口吞吐量小幅下降,集裝箱吞吐量增長。完成港口吞吐量54095萬噸,同比下降2.5%,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4萬TEU,同比增長8.4%,煤炭及制品、石油、天然氣及其制品等七種貨類共完成吞量50782.6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3.2%。

4、蕪湖、馬鞍山和池州市的港口貨物吞吐量較大

從貨物吞吐量來看,蕪湖、馬鞍山和池州市的貨物吞吐量較大,分別為1.35億噸、1.02億噸和1.01億噸。其中,蕪湖市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占安徽省總體貨物吞吐量的比重為25%,馬鞍山和池州的比重分別為18.9%和18.7%。

從集裝箱吞吐量來看,蕪湖市的集裝箱吞吐量最大,達到110萬TEU,排名第一,占安徽省集裝箱吞吐量的比重高達56.7%。合肥市的集裝箱吞吐量為37萬TEU,占比為19.1%,排名第二。

5、《十四五規劃》將加快安徽省港口、航道建設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提出綠色交通建設,落實碳排放達峰目標要求,需要加快推進公轉水 公轉鐵,更大力度深化運輸結構和交通能源結構調整,加快引江濟淮航運工程、淮河干流水運大通道等一批水運工程建設。

未來交通運輸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發展,并推進港口樞紐建設,提前開工合肥派河國際綜合物流園港區一期工程、蕪湖港朱家橋外貿綜合物流園區一期碼頭工程項目,持續推進合肥港巢城港區、宣州港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推進陸港樞紐建設,建成當涂綜合客運樞細站、涇縣綜合客運樞紐站、商合杭高鐵壽縣綜合客運樞紐等項目。

關鍵詞: 安徽省水路貨運 水路貨運 客運量同比有所下降 通航里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