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消費是經濟增長放大器 世界將迎黃金2020年代嗎?

2020-12-31 08:58:00來源:參考消息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12月27日刊載題為《黃金的2020年代》的文章,作者系多特蒙德工業大學經濟政策新聞學教授亨里克·米勒。在災難性的新冠疫情之年即將結束之際,我們現在可以期待黃金的2020年代嗎?文章做出了分析。全文摘編如下:

上一場大流行病席卷世界后,繁榮年代隨之到來。西班牙流感之后是“咆哮的20年代”。不論從社會、文化還是經濟上看,上世紀20年代都是覺醒的十年。

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和接踵而至的致命瘟疫后,許多國家的時代精神覺醒。那是一段漫長的上升期,逐漸席卷多個經濟體。在德國,這一時期的記憶被魏瑪共和國早期的血腥和1923年的惡性通貨膨脹所掩蓋。但即使在德國,“黃金的20年代”也在某一時刻開始了。

在災難性的新冠疫情之年即將結束之際,一個問題浮出水面:我們現在可以期待黃金的2020年代嗎?經濟會驚人快速地復蘇嗎?復蘇能持續多久?

疫情過后經濟顯著復蘇

目前幾乎所有預測都指明經濟會在2021年顯著復蘇。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已經大幅提升,卻因再度停工而放緩。

現在隨著疫苗接種的啟動,后新冠時代的前景逐漸展現在人們眼前。例如,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預計德國經濟2021年將增長3.1%,2022年增長4.5%。根據測算,明年底將恢復危機前水平。此后情況將持續向好——失業率下降,通脹率降低,公共財政逐步改善。

其他國家則面臨更長的困難期。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深受新冠疫情影響的歐元區南部國家,還需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經濟水平。但在經歷幾代人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后,它們也會被強大的推動力裹挾前行。至少證券交易市場上的高股價表明,股市已經預見到了這種情況。

主要有三個因素表明后新冠時代經濟將快速復蘇:

不確定性減少:疫情和隨之而來的嚴格限制措施給民眾和企業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前景變暗淡,人們的反應就會是蜷縮起來:減少花錢。消費者儲蓄而不再消費;企業取消投資計劃。謹慎起見,人們會儲備現金,因為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

現在,不確定性逐步減少或許正在引發相反效應:消費者又開始大肆消費。2020年下半年,企業投資就已恢復。同時,政治上的不確定因素也被掃清:貿易戰士唐納德·特朗普離開白宮;他的繼任者喬·拜登至少帶來了貿易政策緩和的希望,特別是針對歐洲的貿易政策。英國脫歐現在不會是硬脫歐版本了;英國和歐盟在圣誕節前最后一刻達成協議后,至少暫時清除了障礙。

回旋余地擴大:2020年經濟衰退嚴重也因為大部分消費支出遭到禁止。不僅餐飲、娛樂、文化和體育業受到影響,旅游業也受到嚴重沖擊,這尤其讓南歐度假目的地國家損失慘重。如果2021年逐步取消限制措施,將會立即刺激消費需求。可以想見,很多人會大舉慶祝疫情結束——消費將會增多。

政府支持增加:西方國家試圖通過規模空前的救助計劃挽救經濟免于崩潰。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甚至提出要通過大規模增加支出來實現社會和環境政策目標,但前提是國會配合。在歐盟,新冠重建基金開辟的額外預算空間也會因時間上的滯后性而持續到未來幾年。因此,長遠來看,財政政策仍會起到刺激作用。

消費是經濟增長放大器

就經濟周期政策而言,公民最重要的行為變化大概是儲蓄行為的根本改變。經合組織數據顯示,為應對新冠危機帶來的不可測性,2020年歐元區和美國的儲蓄率提高了一倍多,英國和加拿大的儲蓄率甚至增至此前的5倍。德國的儲蓄率雖沒有如此大幅增加,但也達到了16.6%,比2019年高出5個百分點。

一個大問題是,這種行為變化會持續多長時間。未來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此。如果民眾仍保持謹慎,經濟疲軟期可能會被延長數年——并促使政府采取更慷慨的援助措施。如果民眾在疫情結束后放棄克制,甚至進行“報復性”消費,經濟則可能出現過熱。

因此,關鍵要看明年夏天過后的情況。如果陽光和疫苗確保一切很快恢復正常,那么新冠沖擊可能會被相對快速地遺忘——人們的購物欲恢復。到時,消費需求就可能成為經濟復蘇的重要放大器。

明年9月德國聯邦議會選舉的結果也可能發揮重要影響:如果未產生明顯多數并陷入長期僵局,不確定性就會再次增加——不僅在德國,很可能也在整個歐洲。

技術進步助推良性發展

生產力發展對中長期發展至關重要。在2010年代,增長的重要動力只有一個:勞動。在越來越多歐洲其他地區勞動力移民而來的同時,本地人的勞動參與度也在提高。經濟產出因投入的勞動量增加而提高。

現在,這種模式已達到極限。社會老齡化導致勞動人口減少;與此同時,移民也在減少。因此,2020年代會是黃金十年還是暗淡十年,主要取決于能否提高生產力。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利用現有資源做更多的事——不僅在經濟上,也在生態上。

這方面的條件比人們擔心的要好。個人的高儲蓄可以保證充足的資本供應——它們只是在等待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新技術的融資應該不會遭遇瓶頸。

還有就是疫情時期的經驗。2020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科學界,它有時會犯錯——誰又可能不出錯——但最終還是在創紀錄時間內研發出了高效疫苗和藥物。這場危機助推新技術取得了突破——從首批疫苗所依據的mRNA方案,到短短幾個月就成為標準溝通方式的視頻會議。

從這個角度看,2020年令人印象深刻地印證了科技所擁有的潛力。這些經驗可能會輻射到其他問題領域——從氣候變化到社會老齡化,既減少環境影響,又提高勞動生產率。

這是2020年的基本經驗:技術進步是可能的,也是有用的。而民間創業和資本可以極大地加速技術進步。

“咆哮的20年代”也是一個夸張的時代:高股價、高負債以及嚴重的外貿失衡。1929年的一場大崩潰結束了這個繁榮時代,并演變成一場全球經濟危機,其后果決定了20世紀30年代。

我們會不會重蹈當年的覆轍?這一點我們永遠無法確定。

關鍵詞: 黃金的20年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