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美國“K”形經濟復蘇加劇貧富分化

2020-11-02 09:02:40來源:臺海網  

美國當地時間29日公布三季度GDP按年率大增33.1%,白宮經濟學家拉沃格納(LaVorgna)稱贊這代表著美國經濟的“V”形反彈。但實際上,美國經濟正在上演的是一場“K”形復蘇,遠沒有數據看上去那么樂觀,反而意味著經濟和社會更大的分化。

冰火兩重天

美國目前的經濟是典型的冰火兩重天,不同行業和不同群體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大型科技公司以及高薪專業人士似乎已經適應“疫情經濟”,甚至比以前的日子更好過,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高薪就業崗位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對于他們來說經濟衰退已經結束;低收入群體則是另一番景象,與疫情前相比,低薪(年收入低于2.7萬美元)崗位已經流失20%,而且未見恢復的跡象。所以,對當前經濟復蘇最形象解釋就是,一部分人在上樓梯,而另一部分人則在下樓,構成了一個大寫的“K”(下圖),也就是很多專家稱的“K”形復蘇。

分化的原因在于,低薪人群主要從事服務業等受沖擊較大的行業,很難再恢復工作。行業影響從股價上可以一目了然。截至上周,過去12個月美股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是半導體巨頭英偉達公司,最差的是美國最大的頁巖油生產商西方石油公司。道瓊斯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能源行業的收入縮水約1607.5億美元,科技公司的收入增長了314.7億美元。大家雖然一起進入衰退,但高科技、軟件服務、零售等行業觸底后快速反彈,而旅游、娛樂、酒店、食品等行業仍在探底(下圖)。

經濟衰退還給不同規模的企業造成了非對稱打擊,小企業目前境況最差。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與疫情前相比,小企業的總收入下降了23%以上。問題是,小企業解決了美國私營部門一半以上的就業,特別是服務業崗位。聯邦政府已經花費了近5000億美元為小企業提供補貼和貸款,但是僅將就業率提高了2.4%,這意味著每拯救一個崗位,就要花費納稅人37.7萬美元,可謂是“昂貴的救贖”。

另一塊市場的冰火兩重天則暗示著變局后的財富再次集中。

據房地產經濟網站Redfin統計,第三季度,美國豪宅銷售同比增長41.5%,是自2013年以來的最大漲幅。中等價位房屋的銷售額僅增長了3%,經濟適用房的銷售額則下降了4.2%(下圖),顯示“疫情經濟”對窮人的打擊更大,也赤裸裸地展示著富人的財富增值。據《福布斯》最新統計,美國最富有的400人身家已達到創紀錄的3.2萬億美元,比一年前增加了2400億美元。前20人的財富總和為1.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1%。(注:豪宅通常指各地市場售價最高5%的住宅)

 財富轉移加劇代際分化

財富轉移加劇代際分化

關鍵詞: “K”形經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