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假名媛拼單”事件 國外的也不少

2020-10-15 08:55:21來源:紅星新聞  

近日來,“假名媛拼單”的話題引發社會廣泛熱議。在社交網絡上曬頻繁出入高檔場所、穿戴名牌用品的“名媛”,其背后卻是用拼團租豪車、租名牌、拼頂級酒店拍照來營造奢華生活的假象,讓網友們大跌眼鏡。

然而事實上,在網絡冒充“名媛”、“富二代”身份的現象不僅國內如此,在國外也很普遍。在國外最為流行的社交媒體軟件Instagram上,擁有“名媛”、“富二代”的身份博主深受網友和粉絲的追捧。

不過,“翻車”事故也不斷。

靠PS就能變身“億萬富翁”

去年1月,來自倫敦的視頻博主拜倫·丹頓(Byron Denton)突然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走紅。

每天在網上分享各種豪車豪宅,LV、Guccci等各種名牌買個不停,日常就是出門旅游打卡,出行都是搭乘私人飛機……過著瀟灑奢華生活的丹頓無疑成為了網友眼里的人生贏家,靠著“超級富二代”的身份引來了不少關注。

然而,以“超級富二代”身份活躍的丹頓卻在一周后“自曝”,自己在網上炫富的照片全都是PS出來的。他表示,通過FaceTune、PicsArt、PS Lightroom等軟件,每張照片從拍攝到上傳發布平均需要45分鐘左右。比如在LV專賣店門口拍張照,再走進店里拍一些素材,最后將其他人手中的購物袋通過軟件“移花接木”到自己手中,一張從LV滿載而歸的照片就出爐了。

買完名牌,當然要穿上身了。于是,丹頓繼續發揮了高超的P圖技術,穿著基礎款衣服拍照,再P上不同的logo,完美塑造了每天穿大牌的“富二代”形象。同一套衣服換個logo,調一下顏色,就能變成很多套衣服。

又比如讓他7秒收獲1000多個贊的搭乘私人飛機的照片,其實是坐在學生公寓里蓋著綠布的沙發上拍下的。丹頓用自己的心得告訴大家,把自己包裝成“億萬富翁”,其實可以不花一分錢。

這位19歲的少年表示,自己只是想做一個社會實驗,看看在社交網絡上假裝過奢華的生活究竟有多容易,以及大家會作何反應。

《內幕》新聞網報道,丹頓表示,一周實驗確實讓自己體驗到了做土豪的感覺,點贊、評論、粉絲數也大幅飆升,關注度提升了很多。而在他將如何冒充富二代的過程制作成視頻發布后,還有很多網友向他求教如何更完美地冒充富二代。

用“假名媛”身份活躍在紐約名流圈

當然,除了在社交網絡上冒充“名媛”、“富二代”的網紅外,也有人在真實地生活中將自己包裝成為“名媛”,并成功打入了“上流社會”,比如曾震驚全球、憑一己之力在紐約上流圈騙錢又騙名的假名媛安娜·索羅金。

據《紐約時報》報道,現年29歲的安娜是一名出身于卡車司機家庭的俄羅斯女孩。16歲那年,她隨父母移民德國。

在大學退學后,安娜成為了巴黎一家時尚雜志社的實習生。從那時候起,安娜便開始有意塑造自己的人設。2013年,她化名安娜·德維爾以“德國石油大亨千金”身份來到紐約,并在2016年成功打入了紐約名流圈。

全身名牌服飾、常駐五星級酒店、出入紐約曼哈頓各種高級派對、出行都是私人飛機、隨手給小費都是100美元、一張口就是幾千萬、上億的項目……安娜成功塑造了自己“名媛”的身份,并以此結識了不少人,開始活躍在紐約名流圈。

而為了維持高消費人設,她開始以自己從歐洲向美國轉移財富受阻等借口,四處借錢貸款。鑒于“石油大亨千金”的身份,不少人毫不猶豫借給了她。

直到2017年6月,安娜因為拖欠酒店房費被逮捕,她的身份才被揭穿。2019年4月25日,紐約地區檢察院陪審團裁定安娜·索羅金犯有四項服務失竊罪,三項重大盜竊罪和一項預謀重大盜竊罪。她被指控在2016年至2017年的10個多月里,從熟人和商業集團那里騙取了27.5萬美金。

同年5月,安娜·索羅金被判處4年-12年的有期徒刑,并支付20萬美元的賠償金和2.4萬美元罰款。

冒充“沙特王子”30年詐騙800萬美元

據悉,安娜·索羅金的故事已被寫成了劇本準備拍攝。而要論比她“段位”更高的,就不得不提到成功偽裝了30年沙特王子的美國人安東尼·吉格納克(Anthony Gignac)。

據悉,吉格納克自幼在孤兒院成長,6歲時才被養父母收養。由于自卑他從17歲就開始謊稱自己是“沙特王室成員”,此后的31年,他一直以哈立德·本·阿薩德王子的身份混跡世界各地,并詐騙數十名投資者超過800萬美元。據《紐約時報》報道,檢察官稱,這些錢都被吉格納克用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

為了維持自己的沙特王子身份,吉格納克每天都在社交網站上花式炫富曬豪車、黑卡、專機、現金、石頭大小的鉆戒等充滿“中東土豪”風的物件,還特意購買了假的外交車牌,并給保鏢買了假外交安全局徽章??傊?,就是不斷給外人呈現出沙特王室生活的優越感。

由于他打造的沙特王子形象過于真實,諸如美國地產大鱷杰弗瑞·索弗、五星級酒店創始人等大人物都曾與他交好。而他也利用自己的虛假王室身份吸引投資者,讓他們相信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全球生意版圖,其中包括一家所謂的愛爾蘭的制藥公司,還有位于馬耳他的賭場等等。他還稱,可以給投資人機會購買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股份。

吉格納克的受害對象除了五星級酒店、信用卡公司和名牌店,還有為數不少的富商和投資客。因為被其一身名牌、出門豪車、私人飛機游艇等奢華排場震懾住,根本沒人想到自己會碰上“冒牌貨”。

直到2017 年,與他交好的地產大亨杰弗瑞·索弗發現了他的馬腳:這位“沙特王子”竟然在一次聚餐時點了含有豬肉的火腿。隨后,起了疑心的索弗雇傭了一家私人偵探公司來調查吉格納克,至此,吉格納克偽裝了近30年的“沙特王子”身份才被揭穿。

《名利場》雜志報道,在吉格納克被捕后,他的業務經理卡爾·威廉姆森就自殺了。而威廉姆森在去世前聲稱,自己也是被吉格納克所騙。

2019年5月31日,安東尼·吉格納克因假冒沙特王室成員欺詐被判入獄18.5年。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關鍵詞: 假名媛拼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