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 > 正文

美股三日跌去2000點 美聯儲降息呼聲大漲

2020-02-27 16:41:46來源:第一財經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目前美聯儲在4月會議上降息的概率超過53%,6月份再次降息的概率為76.2%,9月中旬降息的概率更是高達90%。

本周以來,受新冠疫情在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國蔓延風險加大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蕩,其中美股三個交易日下跌2000點的態勢更引發廣泛擔憂。

受此影響,市場對于美聯儲降息的呼聲越發高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目前美聯儲在4月會議上降息的概率超過53%,6月份再次降息的概率為76.2%,9月中旬降息的概率更是高達90%。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貨幣政策有極大概率從恢復中性再度轉為鴿派寬松。美聯儲在議息會議上也強調了將會對疫情影響進行評估,并不排除年內美聯儲受疫情影響進行貨幣寬松的可能性。目前看來,美聯儲政策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美聯儲降息呼聲大漲

周一(2月24日)以來,隨著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新冠確診病例的快速增加,此前較為樂觀的全球市場投資者突然意識到此次疫情可能出現全球蔓延的風險,市場避險情緒快速上升,亞太以及歐美股市連續三個交易日持續走低。

周四(2月27日)亞太市場,日經225指數繼續下跌約2%,報21941.40點;韓國首爾綜合指數跌幅接近1%,報2060.69點;此外,新加坡與泰國的主要股指跌幅都在0.8%左右。

而隔夜美股依然延續跌勢。其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三個交易日累計下跌約2000點;標普500指數更是連續五個交易日走低,為2019年8月初以來首次。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盤中一度跌至1.30%的歷史最低水平。

市場持續下跌加上疫情對于全球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令美聯儲降息預期明顯升溫。

“近期海外疫情有所惡化,以及美國2月服務業PMI的下跌, 整體上令市場擔憂略有加劇。當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市場已經基本完全計入今年7月降息一次25個基點,全年降息2次共50個基點的預期。”中金宏觀經濟研究在報告中表示。

美股三日跌去2000點 美聯儲降息呼聲再度高漲

此次疫情爆發前,市場普遍預計在今年一季度后,全球主要央行在全球經濟向好的背景下將暫停貨幣寬松的步伐,美聯儲、歐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將全年維持基準利率不變,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有所收緊。

然而目前疫情對于全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漸顯現,全球貨幣政策有極大概率從恢復中性再度轉為鴿派寬松。

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疫情出現之后,美聯儲降息一次的概率為36.4%(疫情前26.4%),降息兩次的概率為29.3%(疫情前16.5%)。美聯儲在議息會議上也強調了將會對疫情影響進行評估,并不排除年內美聯儲受疫情影響進行貨幣寬松的可能性。

實際上,新興市場的央行已經在加快放寬貨幣政策的步伐,來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2月份以來,已有八家央行先后降息。央行快節奏降息也明顯改善了市場的流動性,同時推動金融條件相應放松,從而對需求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貨幣政策陷入兩難,財政政策有望接棒

盡管美聯儲降息預期不斷高漲,但章俊認為,目前美聯儲政策已經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2019年底,市場普遍看好2020年全球經濟的復蘇,同時新興市場復蘇會明顯好于發達經濟體。當時市場認為,美國以外經濟復蘇強于美國本土,會導致資本流出美國以及美元走弱。

然而,近期在避險需求的推動下,美元持續走強。章俊認為,這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年初以來美國以外地區經濟增長不及預期,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導致避險情緒重新回升。

“如果美聯儲未來因為擔心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拖累或者出于打壓美元而降息的話,很可能反而進一步提升美國經濟表現,導致全球資本加大回流美國的力度和美元指數的走強,進而對美國國內通脹和出口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章俊認為,未來全球主要央行可能會重新陷入新的困境,即在全球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情況下是否要繼續2019年的降息操作,但如果重拾寬松政策又將面臨貨幣政策空間收窄甚至枯竭的風險。

在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效力遞減的情況下,財政政策支持有望繼續發力。在貨幣寬松之外,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政府傾向于加強財政擴張力度。2月18日,新加坡公布的2020/21財年預算顯著增加財政支出,約占GDP的1.3%;同時預計推后此前計劃的稅收上調,令2020年財政赤字從2019年的0.3%上升至2.1%左右。英國政府也將大概率在近期公布新的財政擴張方案。

中金宏觀預計,隨后可能有更多政府推出財政刺激來接力貨幣政策寬松,尤其是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亞洲經濟體。

關鍵詞: 美聯儲 降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