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自持和搖號將極大削弱房企的市場化競爭能力

2021-08-30 09:42:05

來源:金融界

第二批集中供地在即,盡管設置了溢價率上限,但我們認為土地市場將帶動樓市回落,房企無法像市場預期的一樣獲得利潤率修復,盈利能力反而會進一步下降。按照三條紅線要求,大多數房企將在2021年達標三檔全綠,少量房企將在2022年達標,這讓房企縮表進入尾聲。2021年上半年,考慮到城市結構因素,熱點城市庫存較少,有較強烈的補庫存需求,疊加政府大幅減少供地,帶來了土地市場價格大幅上行。近期,第二批集中供地出現較大面積的規則調整,大多通過設置溢價率上限、配自持、搖號等方式進行調節。然而,和市場認識不同,我們認為當前設置溢價率上限不能帶來房企利潤率的抬升,原因在于一旦土地市場出現回落,樓市回落的速度將超過土地市場。在過去20年的房地產市場中,地價上行對房企更有利,既可以獲得在手土儲的重估,還能夠享受地價帶動房價的上行。如果地價下行,則需要計提減值、并面臨后續房價下行和難以去化的不利影響。

競自持和搖號將極大削弱房企的市場化競爭能力,對規模化房企發展帶來較大阻礙。自持會大幅降低房企資金周轉效率,相比于小型房企,大中型規模化房企的最大優勢就是資金使用效率高,這包括資金周轉更快和利息成本更低。如果自持增加,將縮小大房企和小房企的差距,同時,搖號將市場化競爭規則變為隨機規則,將進一步增大市場的可變性,規模化房企土地獲取能力的可預知性下降。相比于自持和搖號,我們認為對土地設置高規劃要求和高建設要求才是更好的措施,能夠讓房企比拼規劃、設計和建設能力,也能起到優勝劣汰作用。

當前土地市場的新政,將帶來土地市場的熱度下降,流拍率會有較大比例提高,這將影響到樓市,使目前總量數據加速下行。在上一篇報告里面,我們已經提出,接下來土地市場要面臨的,不是溢價率過高的過熱,而是流拍率將較大比例上行的過冷。近期,流拍現象開始增加,這將對樓市帶來較明顯的負面沖擊,因此,第二批土地拍賣之后,我們預計,在今年內最后一次集中供地中,還將出現較大范圍的規則調整,甚至恢復原有的連續供地原則、而非當前間歇供地方式。

期待第三次集中供地給行業帶來真正的改善,屆時逆向思維將再起,考慮到第二批集中土拍已經規劃完成,因此,實質利好時點將延后至年底。推薦港股中的中國金茂、融創中國,受益旭輝控股集團,A股標的推薦中南建設、萬科A、保利地產、金地集團、招商蛇口等,受益我愛我家,同時推薦物業板塊,受益招商積余、碧桂園服務,推薦中海物業、寶龍商業。

風險提示:政府重新放開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關鍵詞: 房企 競爭能力 競自持 溢價率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