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16:40: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每年二三月份便是廣東地區高發期的 “回南天”,地面、樓梯均比較潮濕。記者從廣州各大醫院了解到,不慎滑倒導致骨折的老人就醫量明顯增多。如何預防老人滑倒,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創傷骨科主任羅毅文給出建議。
(資料圖)
案例1
79歲的梁奶奶腳穿拖鞋,在家中敞開式陽臺上晾衣服,踩在潮濕的地面上,足底打滑,雙手撐地,致雙手腕腫痛、畸形,經X線照片檢查診斷為“雙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
案例2
74歲的麥大爺因在居住的小區中散步時不慎跌倒,手掌著地,導致肩部腫痛、畸形,經X線照片檢查診斷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不得不做了右肩人工關節置換術?! ?/p>
案例3
89歲的曾大爺因夜間起床小便不慎在濕滑的衛生間摔倒,臀部著地,經檢查診斷為“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在傷后24小時內做了左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手術。
老年人是滑倒骨折高危人群
羅毅文介紹,老年人步態的穩定性和機體的平衡功能都比較差,地板濕滑導致行走時一旦失去平衡,就容易跌倒。
此外,老人多發的一些神經系統疾病、骨科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眼部疾病都可能會引起跌倒。一些抗高血壓、降血糖的藥物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引起低血壓、低血糖,而增加跌倒的風險。
而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的比例較高,這是老人一旦跌倒容易發生骨折的重要原因。
如何預防滑倒、跌倒?
羅毅文建議,除了陰雨潮濕天氣盡量減少出門,回南天氣盡量不開窗、不拖地減少地板濕滑外,老人要穿鞋底粗糙、防滑的平底鞋,避免穿拖鞋。在家中設置必要的防滑措施,如洗手間和沖涼房鋪設防滑墊,廁所或廳室的墻壁上安裝扶手等。
老人走路時注意力集中,盡量不接打電話或玩手機。步行時建議碎步緩行,步子不宜過大,雙腳不要抬離地面太高。走路時身體略向前傾,如滑雪狀。降低身體重心。走路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這樣的姿勢底盤大、重心穩。
視力不好,也會增加跌倒風險,一副合適的眼鏡能幫助老年人看東西、看路更清楚。
平時老人要加強體育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等,加強肢體協調性和穩定性是預防跌倒的根本性措施。
跌倒后如何科學就醫
發現老人摔倒,首先要確定傷者的呼吸、神智方面有沒有問題,這很重要。然后問詢老人是否疼痛,明確疼痛部位,并檢查疼痛部位能否活動。同時觀察疼痛部位是否有異常,如腫脹、瘀青,甚至關節反折、畸形等,以及局部是否有骨頭錯動的感覺。如果出現這些問題,那很可能就是骨折了。應該及時呼叫120,同時在等待的過程中,先給老人做一些簡單的臨時固定以緩解疼痛。
到達醫院后,專業的醫生會給予老人專業的治療。目前,多學科協作是對老人骨折最有效、最高效、性價比最佳的治療方式。特別是髖部骨折,48小時內完成手術是目前的普遍共識。
有研究表明:老人髖部骨折患者入院后手術每延遲10小時,術后1年內死亡率增加5%。因此,老人家屬也應充分理解,積極配合醫生所制訂的“快速康復治療方案”,爭取時間完善各項檢查,快速治療,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小貼士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骨折,骨質疏松是一個原因,定期帶老人體檢,做骨密度檢查是非常有必要,如果出現骨質疏松,則需要及時調理和治療。日常生活中,適量的運動以及曬太陽,就是很好的骨質疏松預防手段。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