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21:38:48
來源:新京報
目前,全國各地新冠感染者數量持續增加,其中包括不少兒童。兒童的癥狀是否比成人更嚴重?發熱能否通過物理降溫來緩解?出現熱性驚厥怎么辦?針對家長們關心的問題,12月19日,新京報記者連線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張思萊,為兒童的居家護理和用藥提供建議。
以下是新京報記者和張思萊的對話:
新京報:兒童感染新冠后會出現什么癥狀?
(資料圖)
張思萊:基本上和成年人是一樣的,比如咳嗽、發燒、喉嚨疼、打噴嚏、流鼻涕等,可能比成年人癥狀輕、病程短。能講話的孩子可能會說自己全身酸疼,不能講話的小孩就會哭鬧。
新京報:如果家里已經有人感染了,如何保護孩子不被感染?
張思萊:能隔離就隔離。如果孩子比較大了,可以讓他單獨生活在一個房間,其他人盡量不去,把飯菜放在門口。一家人共用一個衛生間的話,沖馬桶要蓋上蓋子,也要用75%的酒精擦拭,還要開窗通風。如果在哺乳期的母親感染了新冠,狀態好的話,依然可以母乳喂養,只是喂奶的時候要戴上N95口罩,雙手洗凈、消毒,也可以用清水擦一下乳房;如果母親癥狀比較重,最好擠出奶,采用巴氏消毒的方法——把奶加熱到62攝氏度多一點,保持30分鐘,再去喂孩子。
新京報:孩子一般是在晚上發燒嗎?
張思萊:是的,體溫在一天中是有波動的,不生病的情況下,人的體溫在清晨較低,到下午和傍晚就比較高,生病時也遵循這個規律。而且人們晚上睡覺要蓋被子,散不了熱,體溫就更高了。
新京報:兒童該如何選擇退燒藥?
張思萊:如果要用中成藥,一定要在中醫大夫的指導下用。西藥的話,有兩種常見的退燒藥,一是對乙酰氨基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撲熱息痛、泰諾林、小兒百服寧等,兩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用;還有一個是布洛芬,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用這兩種退燒藥的時候,不要再和復方感冒藥、中成藥混用,否則就過量了,這兩種藥也不要一起用或者交替用,選一種就行。
因為孩子不愛吃藥,很多家長喜歡用栓劑,這是我最不建議的,因為栓劑的量是固定的,沒法調整。我想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體重用藥。再就是孩子睡覺時,不要叫醒他喂藥,只要別捂著就可以了。
新京報:能否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
張思萊:臨床上也常用物理降溫,家長可以通過降低屋內的溫度、給孩子少穿一點、注意通風等方式來實現,再就是要多給孩子喝水,多讓孩子休息。
我不建議用酒精擦身體,因為孩子的皮膚屏障很弱,酒精可以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也不建議給孩子用冰袋,因為發燒的時候,人體需要散熱,用了冰袋,毛孔就收縮了,怎么散熱?
退熱貼也沒有必要用,它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因為曾有一種說法是,熱性驚厥容易引起大腦損傷,退熱貼可以用來保護大腦。但新出的《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7版)》中明確提出,發熱和熱性驚厥并不會造成大腦損傷、神經系統損傷、癱瘓、智力障礙甚至死亡。退熱貼一般含有薄荷腦、冰片等成分,能給人清涼的感覺,但并不能降低體溫,而且還有可能引起過敏。
新京報: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發燒后會出現熱性驚厥,什么是熱性驚厥?一旦發生該怎么辦?
張思萊:發熱后12小時內最容易出現熱性驚厥。一旦出現了,家長別驚慌,把孩子平放在床上或是地板上,確保周圍沒有堅硬、尖銳的物體,把孩子的頭偏向一側,有利于嘔吐物或口水流出來。千萬不要在孩子的嘴里塞東西,有人怕孩子把自己咬壞了,就塞手指頭或壓舌板進去,反而阻塞呼吸道,或弄壞了牙齒。也不能掐人中,一掐人中,孩子嘴就閉上了,沒法呼吸。也不要使勁按著孩子、不讓他抽搐,可能對孩子的骨骼造成損傷。
熱性驚厥發作一般不超過三分鐘,如果到了5分鐘、10分鐘,再考慮帶孩子就醫。而且,退燒藥是不能防止熱性驚厥的,不要為了預防發作,就提前給孩子吃藥。
新京報:孩子咳嗽怎么辦?
張思萊:不推薦急性咳嗽的患兒常規使用祛痰、鎮咳藥物。建議家長加大屋內的濕度,多給孩子喝水,如果是6個月內的孩子,就多喂些奶。如果孩子咳得比較厲害,建議把浴室花灑打開,放一些熱水,讓空間里充滿水蒸氣,再讓孩子進去待10分鐘,就可以緩解。一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吃一小勺蜂蜜。
如果孩子咳嗽很厲害,而且伴有發燒或者呼吸困難,也有可能是肺炎,如果出現犬吠樣的咳嗽聲,可能是喉炎,要提高警惕。
新京報:如果孩子感染了奧密克戎,還能按照計劃免疫程序按時接種疫苗嗎?
張思萊:如果孩子體溫高或者有腹瀉等癥狀,還是等病好了再去。能按時接種是最好的,但大多數常規疫苗可以延期接種,不影響免疫效果,但有一些特殊疫苗不能拖延,比如狂犬疫苗、破傷風疫苗等,否則會出現嚴重后果。當前,由于呼吸道疾病比較多,13價肺炎疫苗最好按時接種。
關鍵詞:
發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