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08:13:1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日,南京大學擬預算120萬在Nature雜志刊校慶特刊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目前,南京大學官網上公布的關于此項目的采購文件《南京大學2022年政府采購意向公開(第6批)》已經刪除。文件中提到“南京大學擬于2022年3月-4月在Nature雜志刊登校慶特刊宣傳稿,不少于12個版面”,預算金額為120萬元,預計訂購日期為2022年2月。
或許在校方看來,因公開“校慶特刊刊登”采購信息而引發輿情,難以接受。因為此前已經有其他國內名校在國外知名期刊雜志上刊登校慶紀念專版,如四川大學、蘇州大學、廈門大學等,但都沒有引起輿論的關注。
高校校慶花一定經費進行形象推廣,其實是十分正常的——校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向社會展示學校的形象。而關鍵在于,誰來出推廣費用?錢花得值不值?利用預算內經費開展校慶活動,每一筆都需要認真論證,這也和校慶展示的學校形象、大學精神一致。
假如南京大學在Nature雜志刊登12個版面的費用,是由某個校友捐贈或者由學校校友基金會支付,那么,這不太會引起爭議。因為這沒有用學校的經費,而校友花錢為母校校慶做形象廣告,也合情合理。
但是,如果是由校方出資,用的是預算經費,這就要接受師生和社會公眾的檢視了。任何財政撥款、預算經費都必須用到辦學的刀刃上,而花120萬做形象宣傳,是辦學的刀刃嗎?有網友質疑,學校花這么多錢做形象宣傳,是在搞形象工程,還不如用來設獎學金、獎教金,為師生做實事。
由于是在知名學術期刊上刊登形象廣告,也有支持者認為,這筆錢花得值得,可以向國外學者這一目標受眾人群,展示學校的形象,以此招攬人才,并加強國際學術合作,還可以加深與期刊的關系。再說,知名學術期刊能拿出這么多版面刊登一所學校的專門內容,也是對學校的認可,不是僅靠花錢就能上期刊的。
在知名學術期刊上刊登專版,總會有一定的形象推廣作用,但究竟效果如何,需要提前評估。如果用的是學校預算內經費,這就需要進行論證,這也是要求政府采購項目必須公開的原因,采購要經得起公開后的質疑,花錢要精打細算。
再回到校慶上。網友之所以對南大花120萬做形象推廣有不同意見,是認為花錢“大手大腳”,而這并不利于大學形象的建設。同樣是大學校慶,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70周年校慶,實現了不花預算內一分錢,而使用校友支持等社會捐款,做到節儉辦校慶。2012年75周年校慶,人民大學不舉辦傳統的以少數領導和嘉賓為主體、有限師生及校友參與的慶典大會,而是在校內進行“關愛師生基金”校慶義賣活動等,讓師生參與,這樣的校慶活動體現的是公益性。
需要指出,我國有多所高校的預算經費已經超過百億,南京大學的2021年經費預算為86.39億元,看上去我國大學已經“很有錢”,但很大部分來自財政撥款,學校獲得校友、社會捐贈還占比不高。
高校建一流大學、一流學科,需要錢的地方還很多。因此,必須開源節流,優化經費支出,提高經費使用效益。高校舉辦校慶,更應該針對學校辦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而不是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學校再有錢,節儉、公益、反思都應是校慶永恒的主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