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16:49:14
來源:新京報
各項事業同頻共振、融合發展,充分釋放內需潛力,讓北京經濟創造了體量更大的高質量發展空間。
▲1月6日上午,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開幕會。圖為會議現場。圖/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網站
又到一年歲末時,又是一年歲初始,在這個梳理過往、展望明天的節點,北京就2021年的各項發展成績進行了總結。
1月6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時,陳吉寧表示,初步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萬億元,同比增長8.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
2021年北京市GDP同比增長達8.5%,邁過4萬億大關,在疫情反復的外部因素影響下,北京過去一年仍然保持了經濟穩健增長態勢,同時也推動居民收入的同步提升,讓廣大市民的錢袋子實實在在地鼓起來,成績殊為不易。
尤其考慮到,2021年,北京持續推進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調整產業結構不可避免給經濟增長造成一定下行壓力,而外部環境的復雜嚴峻和世紀疫情起伏反復,也給市場主體從事經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
在這一背景下,北京經濟“瘦身健體”,堅定不移走“轉型升級”之路,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結構、質量持續優化提升的喜人成績。
實際上,成績的背后,又是北京2021年著眼全局進行整體規劃的結果。2021年,北京加強“五子”聯動戰略落地,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區”建設、數字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統籌聯動,協同發力,促進北京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新經濟活力充分釋放、多元化投資流入速度繼續加快。
尤其是圍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一建設目標,成立了中關村、懷柔、昌平國家實驗室,帶動科技力量的集中規劃與發展,協同市場主體形成優勢互補的產學研一體化體系建設。
2021年,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增長20%以上,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讓企業的經營效益持續改善,具備了更從容應對市場變化與消費趨勢的核心競爭力,一大批具有創新活力的市場主體不斷涌現,讓北京2021年實現了經濟的內涵式發展。
同樣在2021年,北京率先實施34項全國引領性政策、上百個標志性項目落地、全面完成營商環境4.0版改革任務、實行告知承諾制的審批事項新增52個,帶來了全年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50億美元、新設外企增長超50%、貨物進出口貿易創歷史新高等看得見的經濟成績。
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用腳投票,成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參與主體,不僅帶來了大量資金,更有先進的技術、人才以及打開國際市場的經驗、渠道等,北京市經濟的開放性、包容性也得到充分釋放。
當然,北京2021年經濟基本面的持續向好,也意味著市民就業選擇增多、個人收入增長。背后是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2021年全年新增就業26萬人。新興產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競爭能力的強化、經營收益的增加,吸引了更多新增勞動力,這為企業發展、擴大生產提供了人力支持,也給經濟帶來了更多市場增量。
總體來看,北京2021年GDP增長8.5%背后,是在疫情與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做好頂層設計、配套政策、基礎設施的綜合結果。各項事業同頻共振、融合發展,充分釋放內需潛力,讓北京經濟創造了體量更大的高質量發展空間。
未來,在“五子”聯動的整體謀劃下,北京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必將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市民共享更多發展成果。這是去年“GDP增長8.5%”的數據之外,帶給我們的更多信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