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辦實事 濰坊辦出圈

2021-12-31 06:13:01

來源:新京報

停車不用交泊位費,接孩子放學有“大白棚”遮風擋雨,昔日在馬路市場上找活兒的零工們有了溫暖的“家”,企業也有專門的服務“專員”一起“陪跑”……這些暖心的“微實事”,讓山東省濰坊市市民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全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投身于“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中。濰坊市委用心用情,圍繞群眾的出行、生活、就業、福利保障等方面,從老百姓最樸實的“微心愿”入手,打造了“暢通出行圈”“宜居生活圈”“暖心就業圈”等多個民生幸福圈,在全國掀起的學習熱潮中頻頻“出圈”。

為民辦實事,濰坊緣何能“出圈”?對此,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表示,“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體現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進共同富裕的具體行動,必須把工作做到前頭,做到老百姓心坎里。”

暢通出行圈

全市公立醫院停車免費 布設公交“健康專線”

濰坊諸多“民生幸福圈”中,最先“出圈”的要屬“暢通出行圈”。今年3月起,由一次賞櫻引發的免費停車嘗試在濰坊市展開。

為了解決大量游客賞櫻造成的停車難問題,濰坊市委決定將市級機關綜合辦公大樓院內500余個停車位限時免費向公眾開放,之后陸續推進一大批政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等加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公共區域也都劃上了免費停車位。

9月起,濰坊全市299家公立、私立醫院等醫療衛生場所約3.4萬個停車位,除急救車和夜間值班車位外,也全部免費開放。這一創舉讓濰坊“吸粉”無數,不少網友贊道“又是別人家的”。

12月15日,記者在濰坊市人民醫院看到,門口的攔車桿高高豎起,電子屏上實時顯示著剩余車位數量。雖正值早高峰,但交通未見明顯擁堵,數名交警正在附近維持秩序,進入醫院的車輛在保安引導下有序進出。門口一側空地上停著5輛擺渡車,用來接送行動不便的患者到醫院就醫。

“擺渡車是新增的,醫院還配套增設了擺渡車專用道。施行免費停車后,除夜間值班、急診人員外,醫院職工車輛一律不得進入院內區域停車,將有限的車位‘讓’給病人及家屬。”醫院安保安監辦工作人員惠波介紹,醫院一直在挖掘停車資源,一方面從景觀帶、辦公樓周邊角落騰空間“找”車位,一方面在院外租商用停車場,千方百計增加泊車位。

濰坊市城區還在布設10條“健康直通車”免費公交線,專門面向醫院患者和職工。目前,從該院一職工小區直達醫院的公交線路已率先開通。“后期,我們還打算將醫院停車位使用情況植入預約掛號系統,這樣患者在家就能判斷是否駕車就醫。”

據了解,為配合醫院做好免費開放停車位的管理工作,濰坊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對醫院附近道路交通設施等進行了重新規劃,除高峰時段有交警固定執勤崗外,還增派了流動巡邏崗位。同時,通過大數據摸排僵尸車等違規占用公共資源的車輛,出臺專門的處罰辦法,并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

“全國各地市中心的醫院大多面臨停車難題,濰坊免費停車推行到一定階段,自然要開始‘啃硬骨頭’。”濰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于振剛介紹,為了推進免費停車,濰坊市委、市政府在4月便成立了“全市開放公共場所限時免費供市民停車工作領導小組”,由濰坊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雙組長,并在市公安局設辦公室專職專責推進。所轄各縣市也都把開放免費停車位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而針對醫院免費停車,濰坊市衛健委還專門制定出臺了《解決醫療機構“停車難”六條措施》。

據統計,截至目前,濰坊市累計開放約52.5萬個免費停車位。“市民停車需求基本得到滿足。”與此同時,濰坊今年還推出了一些惠民出行項目,包括市區所有公交車線路票價均為每人次1元、公共自行車騎行2小時內免費等。

宜居生活圈

解決市民“微心愿”增設24小時開放公廁

占地約100平方米的公廁里,不僅有配備了無障礙廁位、兒童廁位、母嬰臺的第三衛生間,還有免費廁紙、直飲熱水、智能除臭器,且24小時開放并有專人值守;旁邊的環衛工休息間里,則配置了微波爐、醫藥箱、報刊架等;廁所外道路上,還施劃了臨時停車位;這是記者在濟青高速濰坊東收費站附近看到的一座公廁,不少人方便后都會夸句“太貼心”。

“但以前,濰坊的公廁其實槽點挺多。”濰坊市園林環衛服務中心環衛保潔科主任閆祥密介紹,根據網民反映的“公廁少,如廁難”問題,濰坊市今年開展了“公廁革命”,面向中心城區公園景點、交通樞紐等人員密集區域,增建了131座“小而精”的城市公廁。

公廁陸續開放后,又有網民反映“公廁大多晚上10點關閉,不方便”。隨后,8月中下旬起,濰坊中心城區378座公廁全部實行24小時開放。“市民的反映推動公廁服務不斷升級。”閆祥密說,為了方便市民尋找,濰坊還開發了“智慧城管APP”,推動智慧公廁建設,完善全市公廁數據庫地圖,實現了“一鍵尋找”。同時,濰坊還積極引導有條件的商家、經營場所,將自用廁所向社會免費開放。截至目前,濰坊已開放533座“共享廁所”,并在道路顯眼處設置了統一的指示牌。

“宜居生活圈”,畫圓了解決如廁難這個濰坊居民反映最多的“微心愿”。除了解決如廁難,濰坊市還有很多“事小但情真”的暖心舉措。暴雨突襲,路人希望路邊有個遮雨棚擋一擋;老人在學校等孩子放學,盼望有個凳子坐一坐……這些在濰坊如今都已成為現實。截至12月底,濰坊市在城區主要路口、學校附近道路等,共修建了134個既實用又美觀的大型白色遮陽棚。其中,在學校門口還配備了一批有座位的家長等待區。

而針對近年來全國多個城市發生燃氣管道事故,濰坊市更是“實拳出擊”,創新采取“政府主導、財政兜底、企業施工、居民免費”的模式,由財政投入2000多萬元,企業讓利1000多萬元,在3個多月里,為中心城區40萬戶居民更換了不銹鋼波紋管。

記者了解到,目前,濰坊各縣市區也在推進此項實事。截至目前,濰坊全市使用不銹鋼波紋管的燃氣用戶已達153萬戶,普及率超過95%。

“小切口、大民生,越小的實事,越能讓群眾有獲得感和幸福感。”中共濰坊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組聯絡員李健正介紹,今年,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濰坊市分兩批次公布了45項民生項目清單,目前已基本全部完成。而那些圍繞群眾“微心愿”做的“大文章”,最受歡迎。

暖心就業圈

建設“零工客棧” 靈活就業者不再日曬雨淋

12月16日清晨,江蘇一家科技公司來到濰坊市奎文區“零工客棧”,現場捐贈了1萬只口罩、5000副勞保手套、5000塊香皂,總價值2萬元,數百名靈活就業者在廣場上排隊領取。類似場景在濰坊市各個“零工客棧”常有發生,有的為靈活就業者提供免費理發等公益服務,有的為他們舉辦外傷救援等技能培訓。

兜底線、惠民生。今年,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濰坊市圍繞靈活就業者、環衛工、自聘人員等低收入群體打造的“暖心就業圈”同樣頗受歡迎。

44歲的王艷雷是山東菏澤人,一直在濰坊做小工。今年9月,奎文區“零工客棧”建成后,他就來登記成了“會員”。沒過多久,他就在這接了一個10天的活兒,每天300元包伙食。王艷雷說,“入會”免費,只需要交20元押金辦出入卡。室內有空調、熱水、書報角、微波爐,每餐還有小米粥可免費自取。室外有車棚,可給電動摩托充電。“之前我們都在馬路上接活,日曬雨淋不說,來往車輛多,不安全,連上洗手間都難,去干活時還擔心車子被偷,現在這些麻煩都不存在了。”

記者在奎文區“零工客棧”看到,除了提供生活保障服務,這里還設置了專班辦公室、調解室、技能培訓室等。交警、派出所、城管等部門輪流辦公,法律援助律師每周末都會來服務。務工人員登記表上已實名登記了2084人;招工單位(個人)信息登記表上,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用工需求。

濰坊市人社局就業促進科科長楊東介紹,今年以來,為給零散就業者和用工者提供就近方便快捷服務,保障務工雙方合法權益,優化提升市容形象,濰坊市出臺了《關于規范零工市場加快建設“零工客棧”的實施方案》,要求在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一家“功能齊全、配套完善、運行高效、服務優質”的“零工客棧”。

“目前,‘零工客棧’在濰坊已經實現市域全覆蓋,15個‘零工客棧’日服務6000余人,每天80%以上的靈活就業人員能在這里找到活兒干。”楊東說,除了線下招工,濰坊還開發了線上小程序,不僅可用于零工和招工者自主發布求職和用工需求,還能提供勞務合同、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勞務質量星級評價等服務,以保障雙方合法權益。由于收效好,濰城區、高新區、青州市等已在籌建轄區內第二個“零工客棧”。

除了為靈活就業者建設“零工客棧”,在為其他低收入群體提供服務保障方面,濰坊市同樣不遺余力。今年,針對環衛工人,濰坊市制定出臺了“提高環衛工人待遇21條措施”,不僅落實“五險一金”繳納、公租房提供等基本保障,還推出免費查體、免費早餐、加班補助、子女教育等多項福利政策;針對出租車行業,濰坊市實施了設置出租車驛站等11條關愛幫扶舉措;針對公安輔警、幼兒園自聘教師及保育員、衛生醫療機構自聘醫護人員等低收入人員,濰坊市目前正在研究提高薪酬福利的措施辦法。

政務服務圈

創新服務企業專員制度 1.5萬人給企業當“服務員”

“服務企業也是服務民生的一部分,經濟高質量發展可為改善民生提供資金保障。”濰坊市委重大決策推進服務中心主任韓炳強說,“學黨史、悟思想”最終要落到“辦實事、開新局”。今年以來,濰坊市堅持在行政審批辦理時限及辦理流程上做“減法”,服務保障上做“加法”,為企業打造貼心的“政務服務圈”。“尤其是創新服務企業專員制度,打通了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山東貝瑞康生物科技公司位于濰坊高新區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經過11年發展,已名列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榜單。“今年我們欲籌建二期工程,但資金缺口很大。”公司總經理劉金龍回憶,春節后不久,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在全市鋪開,對接他們公司的是濰坊生物醫藥產業園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衛東。

張衛東了解企業需求后,先后幫助企業從山東省、高新區等多渠道爭取到2200萬元扶持資金。同時,還將企業需求提報至高新區金融監管中心,資金協調組立即啟動幫扶,召集了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多種方式,幫企業申請到1306萬元貸款。

“目前,二期工程主體結構已完工,預計2022年6月份完工。”劉金龍說,專員對公司的幫助遠不止資金申請,更為企業規劃設計、審批手續、建筑施工、環保安全等各方面綜合考慮,甚至還在園區為公司成立了服務專班。

在服務專班推動下,以貝瑞康公司為“牽頭企業”,濰坊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也正式成立。“通過聯盟,我們引進了一批高科技人才,還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山東省海洋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建立了緊密聯系。”劉金龍感嘆,在專員“陪跑”下,公司今年實現爆發式增長,年產值增加預計達23%。

“目前,像張衛東這樣的專員,在濰坊市縣鎮三級共有1.5萬余名,他們包靠著全市2.1萬多家企業和近1000個重點項目。”韓炳強告訴記者,服務企業專員制度是由濰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定期調度,市級班子領導各司其職,全程參與,以上率下。

韓炳強介紹,專員與企業的配對前后經歷過4輪調整優化,專員擔負收集上報問題、幫助項目審批等8項職責的同時,也被賦予直接溝通權、優先協調權、決策參與權等6項權利。“何為直接溝通權?所有專員在12345熱線都有一個專屬號,若收到的企業問題無法解決,專員可通過撥打12345,一鍵聯系到問題所涉單位一把手領導,甚至市長、市委書記。”

濰坊還配套開發建設了“濰企通”服務企業發展智慧管理平臺,聯動對接12345熱線、應急指揮中心,為全市所有企業服務,實現問題網上報送、自動轉辦、限時辦結、超時報警、責任可溯。截至目前,平臺共收集問題11479件,已反饋辦理情況和解決9943件,其余正在積極推進中。

以人民為中心

創新“三級督辦”機制 促群眾合理訴求“清零”

濰坊辦實事辦出的這些“圈”,緣何能“出圈”到老百姓心中?

齊帥是中共濰坊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實踐活動組的聯絡員。在他看來,濰坊之所以能“出圈”,有賴于頂層制度的保障。“辦實事的項目并非隨意制定,有的從政協委員提案而來,有的源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也有領導自己發現的,而群眾需要是第一選擇。”齊帥說。

“12345,為你辦實事。12345,為你服務永遠在路上。今天走進‘周六在線’直播間的是……”因年終農民工討薪等糾紛集中,最新一期濰坊市12345熱線邀請了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守全,傾聽農民工反映的問題。

“為了更精準地了解并回應群眾需求,我們4年前就形成了領導干部接聽制度,每周三都有各縣市區黨政負責人接聽熱線。”濰坊市政務服務熱線運行中心主任程玉健介紹,今年,中心持續拓展宣傳渠道,和當地廣播電臺合作,每周六邀請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接聽熱線,全程不僅有視頻直播,還有電臺直播,目前已持續28期。

“收集到問題后,督辦解決也有一套成熟的機制。”程玉健說,中心每天會對熱線前一天的受理量進行大數據分析,形成《熱線快報》;每周有周報,負責督辦前一周未解決的問題;月底還有月報來梳理群眾當月的焦點訴求。“今年又新增了專報,主要針對某一領域,或者某類較為集中的訴求。”

記者在其中一期有關企業服務的《熱線專報》上看到,訴求企業的基本信息、企業的焦點問題、訴求事項的分類等一目了然。最后的報送欄顯示,此份專報不僅會發送至所涉事項的主管部門,還會報送至市長、市委書記等。

針對一些短期無法解決的問題,濰坊市今年創新形成了“三級督辦”機制,并專門開展了“群眾合理訴求清零行動”。程玉健解釋,所謂“三級督辦”,即市政府辦公室負責日常督辦、市委督查室負責掛牌督辦、市委組織部負責約談督辦。“問題一直不解決,督辦就不斷升級。”今年3月,濰坊還以市委、市政府兩辦名義印發了《12345熱線工作辦理機制》,對督辦措施從制度上進行明確。

配套“清零行動”,濰坊市今年還創新建立了“12+1”考核機制。程玉健說,以前遵循月通報月考核的原則,導致有些部門出現“既然這個月已經被扣分,那就不用再解決問題”的懶政心態。為了杜絕此類現象,他們年終增加了一份群眾訴求年度總結通報。“對已解決的訴求可以將分加回去,若還未解決將再扣一次分。”

12月15日起,《濰坊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熱線工作機構設置與職責、熱線受理辦理與督辦考核事項等。這標志著濰坊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已邁入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的軌道。“隨著一系列法規和制度的出臺,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將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程玉健說。

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運表示,近年來,濰坊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每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都在80%以上,所有可量化保障標準全部達到或超過省定水平,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濰坊這座城市也越來越有溫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