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名有“青花椒”三個字就得賠3萬?多家餐館維權→

2021-12-27 15:10:2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因為店名中包含川味調料“青花椒”三個字,四川等地多家餐館被一家注冊了“青花椒”商標的上海企業起訴,部分餐館收到敗訴的判決,賠款并更改店名 ,這一事件迅速引發了關注和爭議。隨后,原告企業負責人回應說,維權本意是打擊惡意模仿的不良商家,已要求負責訴訟的代理公司撤訴。這到底是“正當維權”還是“故意碰瓷”?

用了“青花椒”收到法院傳票

四川多家餐企聯合組群維權

今年10月,成都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的店主楊女士收到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訴訟理由是,店名中的“青花椒”三個字,侵犯了一家上海企業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楊女士說,當時很意外。“10月26日收到法院的傳票才知道被告了,我們以為是詐騙犯,不相信。撕開里面有法院的電話,核實后確實有這么一回事,不知道怎么辦。”

同樣被列為被告的還有成都另一家青花椒魚火鍋店。成都市中院今年12月判決:兩家餐館分別向原告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賠償3萬元,并停止在店名招牌和網絡平臺上使用“青花椒”字樣的標識。 楊女士說,他們只能換掉使用了兩年的店名,現在店名改成“花椒魚”,“青”字已去掉。

楊女士認為,“青花椒”只是標明魚火鍋的食材和口味,在店名中很常見,招牌上的字體和原告注冊的商標也并不一樣。他們已經聯合受影響的商家提出上訴。

四川媒體報道,相關的訴訟引起關注后,四川花椒產業發展促進會與全國各地花椒協會、律師、商標代理機構等召開緊急電話會議。截至發稿前,四川花椒產業發展促進會的負責人沒有接聽總臺央廣中國之聲記者的電話。

上海萬翠堂道歉并撤訴

稱起訴多家“青花椒”餐廳是第三方所為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青花椒烤魚”“青花椒砂鍋魚”餐館主要位于江浙滬地區。四川媒體引述公司負責人左正飛表示,萬翠堂為了打擊惡意模仿甚至騙取加盟費的不良商家,委托一家知識產權服務公司免費維權,維權所得歸該公司所有。 目前收到的兩筆賠償共計35000元,都給了這家公司。事件受到關注后,他才知道有多家四川的餐館被起訴。

左正飛通過媒體“向四川父老鄉親道歉”,承認是員工在辦理委托維權手續時沒有做好審核。 他已經要求與這家知識產權服務公司終止合作,對相關案件全部撤訴,并研究是否存在過度維權等。截至發稿前,左正飛沒有回應進一步采訪的請求。

律師:“青花椒”注冊為商標顯著性較弱

維權應合理有度,不應濫用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律師、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游云庭認為,“青花椒”作為常見調料的通用名稱,注冊成商標顯著性比較弱。在具體案件中,也要考量這三個字的使用方式。

游云庭表示,還有一個“突出使用”的問題,比如說“青花椒沸騰魚”,如果這六個字的大小和字體是一樣的,出現在店鋪招牌上,法院是有可能會判合理使用的;如果“青花椒”這三個字特別大,“沸騰魚”三個字較小,這種情況法院仍有可能會判停止侵權。“這種案子,即便法院判了構成侵權,首先有可能會不判賠償,停止使用就可以了。 即便要判賠償,如果情節不是很嚴重的,侵權所造成的損害比普通的商標侵權要低,可能在侵權賠償上酌情降低。”

近年來,注冊特定商標之后“廣泛維權”獲取賠償的做法并不少見。前不久,也有“潼關肉夾饃”這樣用地名注冊的商標產生維權爭議。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潼關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其注冊人無權向潼關特定區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收取加盟費。 同時,也無權禁止潼關特定區域內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的地名。

游云庭表示,知識產權意識的提升不是壞事。如果有注冊商標,提起訴訟是合法權利,但還要考慮到知識產權是人為創設的權利,在維權時也應當合理有度,不應當濫用知識產權。被訴的一方,可以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對商標提起無效,理由是青花椒代表一種食材,不宜作為餐飲類商標被注冊。如果把對方的商標無效掉了,這個訴訟也就結束了。

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商標查詢系統顯示,“青花椒”商標由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2013年注冊,目前狀態為“撤銷/無效宣告申請審查中”。 公開資料顯示,“青花椒”商標此前已經多次被不同的申請人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在2017年、2019年和2020年裁定:爭議商標予以維持。

關鍵詞: 三個字 店名 花椒 餐館 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