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共舞長江經濟帶】文創園里風景好 大足建設石刻文化公園讓文物“活”在當下

2021-12-16 18:07:28

來源:新華網

大足石刻文創園內展示的文創產品《麗人行》。新華網 韓夢霖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16日電(韓夢霖 王琦)12月15日,2021“共舞長江經濟帶·探源千年文脈”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大足石刻文創園。在文創園,工作人員向媒體記者介紹了展廳陳列的一件文創產品——由大足石刻文創園、重慶市歌舞團聯合“泥人張”傳人陳毅謙團隊開發的國潮手辦《麗人行》。該件作品在今年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大賽”中,奪得了重慶唯一的金獎。

石雕、木雕、玉雕、工藝品……在大足石刻文創園內,眾多栩栩如生的文創產品讓人印象深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據介紹,近年來,重慶市大足區把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大足石刻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堅持高點定位、對標國際一流,在1436平方公里全域建設大足石刻文化公園,目前全區正以文旅融合、全域發展的思路,全力推進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

大足區委副書記羅曉春用“123”來介紹大足石刻文化公園的空間:“1”即一核來引領,就是“三山一城”,包括寶頂山、北山、南山和大足城區;“2”即兩帶來串聯,包括城市文化傳承帶和歷史文化展示帶;“3”即三個片區,包括大足石刻文創園、龍水湖度假區和勝天湖旅游小鎮。

展望未來,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將打造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中國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的重要支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引領。

在這一背景下,做大做強工藝美術、數字文博等文創產業,開發彰顯大足文化內涵、符合現代生活美學、適應市場需求的特色文創旅游商品,就成為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內容。

為傳承雕刻技藝、弘揚石刻文化、壯大文創產業,2019年,重慶市大足區委、區政府啟動大足石刻文創園規劃建設。園區一期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已啟動2平方公里。目前,文創園獲評“重慶市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被列入重慶市政府“十四五”重大項目。

“文創園創建之初定位較高,引進的人才以國家級、省級大師為主,與生產企業緊密合作,讓設計創造能力與傳統制造業結合,開發市場需要的文創產品。”大足區三驅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黎衛東介紹。

據他介紹,園區區位優勢明顯,渝蓉高速、大內高速、南大瀘高速等三條高速穿境而過,擁有三個互通、三個下道口,可直接輻射中國西部數十個城市。依托較好的區位優勢、深厚的人文底蘊、優美的生態環境,自2019年6月以來,園區已引進企業151家(含園中園企業)、協議引資180億元,入駐企業來自福建、河北、云南、浙江、廣東等地,包括城市雕塑、石雕、木雕、玉雕、數字文創、文旅農旅企業,以及晉江藝達美術木雕產業園、惠安佰獅雕刻共享產業園等,并引進包括“大國工匠”張建奎、天津“泥人張”傳承人陳毅謙、玉雕名家于雪濤、東陽木雕代表人物黃小明等省級及以上工藝美術大師27名。

重慶六匠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是園區引進的一家企業,主要產品為文創產品 、藝術燈具、五金工藝品等。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文創賽道,他們主要面向有定制化需求的客戶,從設計、打樣、制作全流程提供個性化服務方案,產品廣受市場歡迎,今年銷售額預計可以達到1億元。

黎衛東介紹,接下來,文創園將持續打造“文化+產業+旅游”的特色文創園區,推動產城景文一體融合。園區主干道沿線將以美術館、展覽館、博物館為主,打造“公園式小鎮、景區式園區”,力求每個雕塑文創企業都是景點,創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環境。同時,以“雕塑藝術、工藝美術、數字文創”為產業重點,力爭建成中國西部最大的雕塑文創產業基地,全力爭創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12月15日,2021“共舞長江經濟帶·探源千年文脈”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大足石刻文創園。圖為媒體記者了解文創園內的展品情況。新華網 韓夢霖 攝

重慶六匠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擦拭文創工藝品。新華網 韓夢霖 攝

重慶六匠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擦拭文創工藝品。新華網 韓夢霖 攝

游客在大足石刻博物館內參觀拍照。新華網 韓夢霖

關鍵詞: 文化 大足 文創 石刻 園區 文創園 重慶 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