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5 09:39:40
來源:央視新聞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度的不斷增加,其風險特征逐漸暴露,已經與傳統燃油車有了很大區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昨天(1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
專屬條款由兩套示范條款組成
據介紹,在險種結構方面,新能源汽車專屬條款由《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示范條款(試行)》《新能源汽車駕乘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示范條款(試行)》組成。
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工作組 人保財險理賠部總經理 畢欣:更貼近新能源車的特點,保障范圍不僅從車延伸到了充電設備,把這個與用車過程的一些風險集中給客戶提供保障。同時針對新能源車的一些特殊的名詞解釋,比如電池衰減等等進行了明確,這樣也保證了在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避免一些爭議。
另外,按照新能源汽車條款費率切換時間,所有新保和續保的新能源汽車(不包括摩托車、拖拉機、特種車),統一適用《新能源汽車示范條款(試行)》承保。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副會長 王玉祥:切換的時間可能還要再稍微等待監管(機構)把時間表拿出來,應該是很快。但有一條是肯定的,這個發布以后,之后所有的新能源汽車的承保,就按照這個,就不再沿用原來的商業車險條款。
保險責任擴容 首次承保充電樁等車外設備
從保險責任來看,專屬條款突出了新能源汽車的構造特征,并將保障范圍擴大到一些充電等特定使用場景,尤其是將充電樁等一些車外設備也首次納入承保范圍。
據介紹,專屬條款的主險責任,明確包含車身、電池及儲能系統、電機及驅動系統、其他控制系統以及其他所有出廠時的設備,并且將保障范圍擴大至車輛特定的使用場景,如自助充電、電網故障等外部風險導致的意外事故。為了更加充分體現新能源車的特點,更好地滿足新能源車車主的保險需求,在附加險方面,新設了3個險種。
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工作組 平安財險副總經理 吳濤:充電樁一個是損失,第二個是充電樁的責任,第三個是外部電網,如果一旦發生故障,確實跟我們傳統車不一樣,跟油車有不一致的地方,這三個是極具有我們新能源車特性的三個附加條款。
同時,相比傳統車險的使用過程,新能源車專屬條款的主險責任,還增加了充電過程。車主可以通過投保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將因外部電網輸變電故障、電流電壓異常等導致的車輛損失,通過保險機制,進行風險分散。
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工作組 國壽財險副總裁 傅天明:這個與傳統機動車商業(車險)示范條款相比,將充電樁設備自身的損失以及可能引起的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納入保險責任范圍,是保險業圍繞消費者用車場景提供保險保障的一次大膽探索,重大突破。
新能源汽車起火燃燒也屬于保險責任
其實,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動車,一個很重要的風險源就是電池起火,這是與傳統燃油車最大的不同。根據專屬條款,新能源汽車的起火燃燒也屬于保險責任。
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有250多起,其中,起火原因包括充電過程中、行駛中和停車時三種情況。從專屬條款的主險責任可以看到,在意外事故中,已經包含起火燃燒責任。
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工作組 人保財險市場總監 毛寄文:新條款覆蓋了更多風險類型,擴充風險保障內容,覆蓋火災事故及其衍生的重大風險,以及車輛附屬設備,屬于車險領域的一次創新和探索。這是以往傳統車險所沒有的。
專家介紹說,新能源汽車的起火燃燒,既屬于“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的保險責任,也在“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保險保障范圍之內。由于新能源汽車起火燃燒造成的第三方損失,賠償金額以“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責任限額為限。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工作組 中華財險副總裁 沈華:目前車險三者險責任限額最高可以達到1000萬元,因此建議在投保時,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保障需要,選擇合適的第三者責任險限額投保。
約80%新能源汽車保費持平或下降
那么除了條款包括哪些責任外,更多車主更關心的是新能源專屬條款的保費,相較傳統車是否會下降?
14日,中國精算師協會也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試行)》,為行業新能源汽車保險產品定價提供了基準。
業內專家表示,總體來看,新能源車的三者險和車損險基準保費,較現行傳統車險的基準保費,整體下降約0.8%。其中,三者險基準保費下降0.1%,車損險基準保費下降1.2%。據估算,將近80%的新能源汽車在使用專屬條款投保車損險和三者險后,同等條件下,保費持平或下降。
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占汽車總銷量的20%左右。業內人士表示,這為車險市場提供了新的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副會長 王玉祥:在條款的開發上,既考慮與當前新能源汽車主流技術路線的配套和銜接,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業態留有創新的空間,可以講涵蓋了多元化的保險場景、定制化的保險責任和人性化的保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