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本輪疫情波及4省6市,總體形勢平穩

2021-12-12 08:09:17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1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處于發展階段,奧密克戎變異株進一步增加了疫情不確定性,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12月以來,我國新一輪疫情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口岸城市及臨近地區。疫情防控,關鍵抓“防”,重點是守住國門、外防輸入,重中之重是口岸。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對全國疫情形勢作出最新研判。他表示,近期國內疫情呈現傳播鏈條多、局部散發和小規模聚集性特征并存的情況。本輪疫情共波及4省6市,目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內蒙古滿洲里疫情的病毒基因組測序分析顯示,疫情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輸入源頭引起,與之前內蒙古的疫情沒有關聯。目前,滿洲里當地疫情仍處于持續發展階段,近日報告病例數呈現波動下降趨勢,疫情走勢還需要密切觀察。

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地疫情病例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高度同源,為同一起關聯疫情。目前,上海疫情總體比較平穩,連續3天沒有新增病例。浙江紹興、寧波、杭州三地疫情發展較為迅速,病例間傳播關系相對清晰,主要涉及家庭和人群聚集場所,相關風險區域管控和風險人員排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黑龍江哈爾濱市疫情風險有所降低,近日僅有散在的零星病例報告。通遼市、齊齊哈爾市、石家莊市和北京已經連續5天以上未出現新增病例,疫情得到較好控制。云南隴川疫情波及范圍局限,病例均為同一所學校的師生,未發現校外相關病例,病例基因組測序顯示均為同一傳播鏈,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陜西疫情目前僅發現散在個案,沒有出現擴散傳播情況。

吳良有表示,流調溯源結果顯示,武漢疫情后的四十多起聚集性疫情都是境外輸入造成的,需要在“外防輸入”上下更大功夫,加強口岸城市的源頭管控,加強入境人員、進口冷鏈食品物品等風險防范,落實高風險崗位人員防控措施,織密扎牢外防輸入防線。

吳良有說,元旦春節即將來臨,疫情傳播風險加大,要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努力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確保群眾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節日。

熱點回應

動態清零不追求零感染,也不是“躺平”

昨天(1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動態清零”策略不追求零感染,也不是“躺平”,是現階段我國疫情防控的最佳選擇和總方針。

梁萬年說,動態清零是指在現有情況下,當出現本土病例時所采取的綜合疫情防控措施的集成,以快速撲滅疫情。其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通過監測發熱門診預警等主動篩查的手段,及時主動發現包括患者、無癥狀感染者等在內的傳染源;二是一旦發現有病例出現,就要快速采取公共衛生和社會干預措施,主要包括疫點的管控、密切接觸者的管理、流行病學的調查,以及減少人群聚集等管控措施;三是主要運用中西醫結合等方法有效救治患者,盡快阻止疫情進展,減少重癥和死亡的發生。

“動態清零策略是中國疫情防控經驗的總結和提煉,也是現階段我國疫情防控的最佳選擇和總方針。”梁萬年表示,動態清零追求快速和精準,但不追求零感染。動態清零也不是“躺平”,不是任由疫情發展,而是控制它、切斷它,追求最大限度地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

相關新聞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離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需持48小時內核酸證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發布關于加強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對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流動進行嚴格管控。

根據通知,從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口岸城市范圍并公告之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離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與香港、澳門有口岸相連的除外)人員需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前往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抵達后至少進行1次核酸檢測。加強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提醒,發熱患者、健康碼“黃碼”等人員核酸檢測未出結果前不流動、不聚集。陸地邊境口岸城市要做好旅游限流、風險提示等工作。文化和旅游部門要按照“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督促旅行社加強對團隊游人員的核酸檢測。

通知指出,各口岸城市要密切跟蹤相關國家和地區疫情走勢,對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和物品,要及時按規定采取加密核酸檢測、限制入境流量、航班熔斷等措施。對入境口岸通道、隔離場所、定點醫院、冷鏈相關企業等高風險崗位人員每隔1天開展1次核酸檢測,對其他工作人員每周開展2次核酸檢測,對工作人員家屬每周開展1次核酸檢測,均納入當地應檢盡檢、免費檢測范圍;可根據當地疫情風險,適當擴大重點區域和人員核酸篩查范圍。

關鍵詞: 疫情 形勢 總體 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