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09:39:03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日前,我國與歐空局任務團隊合作,開展了“祝融號”火星車與“火星快車”軌道器在軌中繼通信試驗。在這次對接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祝融號”火星車研制的UHF頻段通信子系統發揮了核心作用。
據五院西安分院天問一號測控數傳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田嘉介紹,受重量和體積約束,火星車直接對地通信能力較弱,無法滿足大量數據傳輸需求。因此,科技人員需要將數據發送給距離較近的火星軌道器,然后由通信能力更強的軌道器轉發給地面接收系統,這個過程稱作“中繼通信”。
專家稱,在建立中繼通信前,火星軌道器會先向火星車發送一個“發起”信號,隨后火星車回復“確認”信號,然后雙方建立穩定的雙向中繼通信鏈路。由于“火星快車”發射頻率與“祝融號”接收頻率不匹配,不能通過“撥通電話”的方式建立通信鏈路。因此雙方需要事先約定好通信時間,由“祝融號”直接發送數據,“火星快車”進行“盲收”,類似于微信的通信方式。
田嘉說,這次“握手”得以成功是依靠兩個探測器均采用國際通用協議。通過這項協議可實現在臨近空間范圍內的全自主、高可靠、高效率及自適應的智能化信息傳輸。
據介紹,早在2021年6月,五院西安分院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配套的UHF頻段通信子系統,依次將著陸巡視器進入、下降和著陸過程中各分系統的數據、“祝融號”第一幀遙測數據、第一幅圖像、第一段視頻及后續海量探測數據回傳至環繞器,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圓滿成功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