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期一”為何能進醫保?藥品進醫保要闖幾道關?

2021-12-08 20:09: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張尼)連日來,甘露特鈉膠囊、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等藥品進入新版醫保目錄引發高度關注。覆蓋領域廣、價格降幅大……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涉及到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的切身利益。

新藥為何能進入目錄?一個藥品想進醫保究竟要通過幾道關卡?

“九期一”為什么能進入醫保目錄?

近期,調整后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1年)》對外公布,共計7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

此次納入醫保目錄的包括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該藥品2019年獲批上市,2020年就曾參與醫保談判,但當時未能談判成功。

“九期一”進入醫保引發關注與它的受眾人群廣泛密不可分。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全球十大死因中,僅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癡呆癥就躋身全球十大死因之列。在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也十分龐大。

那么作為新藥,“九期一”為何能進入醫保?近日,國家醫保局就該問題給出了回應。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甘露特鈉膠囊為例,該藥品被列入“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范圍。2020年、2021年均申報成功,且均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2020年談判失敗未被納入目錄。

在今年的調整中,經過32名專家評審,得到了70.47的平均分,按規則給予該藥談判資格。通過談判,降價66.92%納入目錄。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患者用藥負擔將顯著降低。

藥品進入醫保目錄要過幾道關?

藥品想要進入醫保目錄,并不是一件易事,要經得起療效和價格的多重考驗。

從藥品的有效性來看,國家醫保局已經明確了幾方面要求。

首先,藥品必須通過藥監部門審評,獲批上市?!痘踞t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第七條規定,納入國家《藥品目錄》的藥品,應當是經過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批準,取得藥品注冊證書的化學藥、生物制品、中成藥(民族藥)。近年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主要面向近幾年新獲批上市的藥品。

其次,企業必須提交能夠證明藥品有效性的資料。在申報、評審、談判等階段,國家醫保局均組織相關企業按要求提交有效性等方面的數據資料及對應證據。為保證資料真實性,在申報環節對企業提交資料進行公示,接受全社會監督。請藥監、衛健等部門提供藥品支持資料,為評審提供支撐。

最后,藥品要能夠通過專家評審。按照調整規則,符合申報條件、申報成功的藥品,需要接受藥學、臨床醫學、藥物經濟學、醫保管理等方面專家的多輪論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納入調整范圍的藥品多為新獲批上市的藥品,不少甚至是當年上市的藥品,專家評審依靠的多是藥品臨床試驗階段收集的資料。在將來的工作中,國家醫保局將鼓勵企業開展藥品真實世界研究,在目錄調整中將更多依靠真實世界研究數據。

除此之外,藥品還要能經受住“靈魂砍價”,因為談判專家要在醫保基金能夠承受并且企業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努力為老百姓爭取更為優惠的價格。

談判底價由醫保部門組織專家測算產生,形成醫?;鹉軌虺袚淖罡邇r,即談判底價,作為談判專家開展談判的依據和底線。

根據現行談判規則,現場談判由企業方、醫保方共同參加,企業方由授權談判代表、醫保方由談判組組長主談,現場決定談判結果。

首先由企業方報價,企業方有兩次機會報價并確認。如企業第二次確認后的價格高于醫保方談判底價的115%(不含),談判失敗,自動終止。如企業第二次確認后的價格不高于醫保方談判底價的115%,進入雙方磋商環節。雙方最終達成一致的價格必須不高于醫保方談判底價。

以此次談判為例,67種目錄外獨家藥品談判成功,平均降價61.71%。

國家醫保局方面表示,談判最終能否成功取決于醫保方和企業方的底線是否存在交集。從實踐看,醫保方談判專家的職責是利用談判機制,引導企業報出其能夠接受的最低價格。

關鍵詞: 醫保 能進 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