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眾志成城,守“滬”!

2021-11-29 17:08:07

來源:新華網

11月25日,上海新增3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上海市、區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立即啟動,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相關人員排查、采樣檢測和隔離管控,落實相關場所及環境終末消毒等防疫措施。

截至11月28日8時,上海累計排查3例本土病例在滬密切接觸者214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其中1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27日已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其余213人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只有以快制快,才能盡最大努力把病毒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現場組副組長潘浩表示,根據要求,一旦接到報告,在采樣送檢的同時,流調隊伍要做到“2+4+24”,即2小時內抵達現場,4小時內完成流調核心信息,24小時內初步查清基本情況并完成流調報告。

潘浩表示,在追溯“上游”和阻斷“下游”的過程中,離不開抽絲剝繭、精準復盤,沒有最細只有更細。比如盯著原始錄像畫面看了幾個小時都沒發現異常,下一時間段突然閃現過去的一個人,可能就是你要尋找的密接等人員。

除了流調隊伍奮戰在最前線,還有公安、大數據中心、交通、街道等多部門聯動,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各方工作人員一起協同保障城市運行和市民生活。

11月25日,上海有3個小區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多家醫院因為疫情排查需要暫停門急診醫療服務,但互聯網醫院等照常運行。

香梅花園一期小區內志愿者為居民分裝生活物資。 (受訪者供圖)

11月27日,在浦東新區花木街道錦繡路1650弄香梅花園一期小區南門,記者看到,小區門外拉起警戒線,有志愿者在現場維持秩序。

“小區居民已全部完成兩輪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花木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趙旭說,除了社區工作人員、物業人員外,還有臨近小區居民前來支援。還有4名由于來訪等原因的滯留人員,街道已安排好他們的住宿,并準備了行軍床、毛巾、牙刷在內的生活物資。目前,他們已經加入志愿者隊伍中,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及時到位的管理造就了上海效率,讓我們對抗疫充滿信心。”11月27日早晨結束閉環管理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尼泊爾籍外科醫生畢任達說,醫院為醫護人員提供了完備的生活保障,讓他可以和往常一樣安心工作,沒有后顧之憂。

最讓他暖心的是,由于他的妻子也是瑞金醫院醫生暫時回不了家,院方得知他家中有一名6歲兒子無人照顧后,與孩子所在的幼兒園聯系,商定由生活老師把孩子帶回自己家中照顧。“作為醫生我們為社會、為病患服務,同時社會也在為我們服務。”他說。

畢任達(左)與瑞金醫院教授、原院長朱正綱在手術中。(受訪對象供圖)

如今,已有多家醫院陸續從“閉環”到“解封”,許多醫務人員并沒有回家,而是重新穿上了白大衣,迎接他們的是迫切等待就診的患者。

在此期間,為滿足更多市民的就醫需求,上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開啟了一場“接力賽”,沒有閉環管理的醫院紛紛加派人手,增開周六、周日全天門診,提供24小時核酸檢測服務。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表示,疫情防控不能有絲毫麻痹懈怠和僥幸松勁。上海將繼續發揚“事不過夜”的精神,在精準處置上下更大功夫,持續提升應急反應能力,持續引導市民主動加強自我防護,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記者龔雯、楊愷、楊有宗)

關鍵詞: 眾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