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 14:20:21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李楠楠、薄晨棣)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行“依法履行檢察職能,從嚴懲治開設賭場犯罪”新聞發布會,通報有關情況,發布檢察機關懲治開設賭場犯罪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介紹了當前開設賭場犯罪及案件辦理呈現的新特點。
一是開設賭場犯罪相較其他犯罪,涉國(境)外因素多。主要表現為境外賭博犯罪集團以高額回報為誘惑,發展我國境內人員成為代理,由代理組織我國境內公民赴境外賭博。為逃避打擊將服務器放在境外,借助互聯網在我國境內招賭吸賭,實施網絡開設賭場犯罪。從辦案數據上看,2021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國(境)外犯罪(涉外犯罪、涉港澳犯罪)13329人,其中開設賭場罪1376人,占比10.32%,僅次于偷越國(邊)境罪,居第二位。
二是新型開設賭場犯罪具有較強的欺騙性和隱蔽性。我國一貫堅持禁賭政策,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對賭博違法犯罪均作了相關規定。但不法人員為了攫取非法巨額利益,有的打著國(境)外賭博合法的幌子,依托境外賭場,大肆發展我國境內人員成為賭場代理,通過代理組織我國境內公民出境賭博;有的將網絡棋牌類軟件、APP進行包裝,以娛樂、返利等形式,招賭、吸賭,誘騙他人一步一步走進賭博的圈套。同時,因為賭博行為發生在境外,或者在網絡上以娛樂、游戲的名義招賭、吸賭,犯罪形式更為隱蔽,也給司法機關打擊和懲治該類犯罪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是犯罪鏈條長、涉案人員多,犯罪集團化傾向明顯。新型開設賭場犯罪中,犯罪分子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將相關的軟件、平臺研發,賭場、代理與賭客之間的勾連,賭場的宣傳、推廣,實施賭博活動以及賭博后的賭資結算等環節分割開,由不同的人員分工合作,利用不同的途徑進行賭博活動,犯罪鏈條長、涉案人員多,各環節分工明確,犯罪集團化特征明顯,伴發多種犯罪,同時,也給司法機關對相關的犯罪取證工作和事實認定帶來困難。
四是犯罪涉及的地域廣,社會影響大,危害嚴重。相較傳統開設賭場犯罪僅限于一地,新型開設賭場犯罪,特別是利用網絡開設賭場,在互聯網上進行推廣,招賭攬賭,參賭人員數量眾多,常常遍及全國。從有關案件情況看,查獲的賭博網站,有的注冊會員多達數十萬人,有的涉及數省甚至全國的各省級地區。司法機關搜集、調取、審查認定相關證據的難度高、要求也高,工作量大。賭博犯罪給參賭人員造成直接的重大財產損失,創辦的企業破產倒閉,甚至大半生積累的財富付之東流,并導致眾叛親離,有的還引發出其他犯罪。同時,該類犯罪還會造成巨大的資金外流,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影響國人形象。許多賭博犯罪還伴隨著網絡詐騙、敲詐勒索、非法拘禁、偷越國(邊)境等犯罪,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危害我國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
苗生明表示,各地檢察機關在辦理開設賭場案件中,充分發揮檢察監督職能,依法嚴懲開設賭場犯罪,2021年1至9月,對于開設賭場犯罪,全國檢察機關共計偵查監督立案369起,糾正漏捕1833人,糾正移送起訴遺漏罪行610人,糾正遺漏同案犯2068人,書面提出糾正偵查活動違法1308件,提出抗訴233件。2021年1至9月,檢察機關在辦理開設賭場犯罪的案件中,不批準和不予決定逮捕 14786人,不捕率28.67%,不起訴4041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58482人,占同期審查起訴審結人數的88.37%,一審宣告、判決開設賭場犯罪53911人,其中刑期在3年以下(含3年)人數47557人,占同期法院一審宣告、判決總人數的88.21%。
“當前傳統開設賭場和聚眾賭博犯罪逐漸減少,新型開設賭場犯罪高發,檢察機關對于任何類型的賭博犯罪,均持‘零容忍’的態度,任何人從事開設賭場犯罪,都將依法予以嚴懲。”苗生明稱,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繼續立足檢察職能,依法履職,不斷加強對新型賭博類犯罪規律、法律適用等方面的研究;主動參與社會治理,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加強出入境管理和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建設,整治網絡黑灰產業鏈,凈化網絡空間,使賭博犯罪在“線上”“線下”無處遁形;加大對于新型開設賭場犯罪的預防,通過以案釋法說理,宣傳揭示賭博犯罪的危害,引導人民群眾及時識別賭博犯罪,在全社會營造向賭博說“不”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