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寄遞企業涉案情況建議納入信用體系

2021-11-26 05:09:38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利用寄遞渠道實施販運毒品等違法犯罪活動高發、多發。經對辦理的寄遞違禁品犯罪案件相關情況深入分析調研后,近日,最高檢向國家郵政局發出“七號檢察建議”,內容主要包括寄遞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強化安全監管的建議兩個部分。

利用“網絡+寄遞”形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大幅攀升

檢察建議書指出目前存在的多個問題,包括寄遞安全監管與行業發展形勢不匹配、寄遞新業態存在監管盲區、寄遞安全監管力度亟待加強、寄遞安全制度執行不到位、寄遞從業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不足等。

檢察建議書提到,近年來不法人員利用“網絡+寄遞”形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大幅攀升,但寄遞行業監管涉及多個管理部門,郵政管理力量薄弱,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安全問題成為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短板。

近年來,同城直送、眾包配送和智能快遞柜等新業態不斷涌現,但沒有執行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等制度。同時,物流寄遞、跨境寄遞數字化、網絡化日趨復雜,一些大宗貨物托運行業也從事寄遞業務,安全監管職責主體不清。

部分寄遞企業常常更重視績效與業務量掛鉤,輕制度監管執行,為壓低成本違規招攬客戶資源,甚至惡性競爭,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等制度在執行中流于形式。

建議推進寄遞業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建設

檢察建議書建議對同城直送、眾包配送和智能快遞柜等寄遞新業態,以及大宗貨物托運行業從事寄遞業務等問題,商有關部門出臺相應管理規定,完善行業規范,消除監管盲區。對電商平臺、物流平臺、跨境寄遞等安全監管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商有關部門研究職責清單,明確監管主體責任。

建議完善寄遞行業日常監管、行業自律、信用懲戒、行政處罰相結合的全方位監管體系,增強監管實效。

加大日常巡查、專項檢查工作力度,通過定期、不定期檢查、抽查或明察暗訪等方式,實現常態化監管。推進寄遞業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研發集信息采集、監管、巡查、預警、溯源等為一體的寄遞分析系統。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強與檢察公益訴訟的銜接協作機制,及時移送寄遞違禁品案件線索并對公安、司法機關反饋的寄遞企業涉案情況作出行政處理,督促相關企業全面整改。

推廣驗視留痕、人臉識別、二維碼掃描等經驗做法

建議完善寄遞行業準入機制,提高寄遞企業及相關營業網點的準入硬件、軟件要求,實現企業經營場所、查驗設備、管理制度的標準化、規范化。細化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的操作規范,推廣驗視留痕、人臉識別、二維碼掃描、寄遞系統與身份信息綁定等經驗做法,推進實名收寄和收寄驗視制度落地落實。

督促寄遞企業加大物品驗視和安檢環節投入,逐步配備智能化程度高、便于攜帶的安全檢查設備和專業檢查人員。健全行業誠信制度和退出機制,將寄遞企業涉案情況納入信用體系。健全行業組織,引導寄遞行業公平競爭、有序發展,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文/本報記者  孟亞旭

關鍵詞: 最高檢 檢察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