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15:02:10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訊(記者趙語涵)今天(11月1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CPI月度報告。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7%,漲幅均有所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分析,10月份,受特殊天氣、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漲等因素綜合影響,CPI有所上漲。其中,鮮菜價格上漲較多,受降雨天氣、夏秋換茬、局部地區疫情散發及生產運輸成本增加等因素疊加影響,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5.9%,環比上漲16.6%。
10月,“菜比肉貴”成了不少市民的直觀感受,鮮菜接棒今年持續降價的豬肉,成為了推動CPI上漲主力。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前期我國部分蔬菜種植地區受降雨影響嚴重,并且10月處于夏季蔬菜下市、秋冬菜尚未大量上市的青黃不接時期,導致了蔬菜類價格大幅上升,有的蔬菜價格已高于豬肉價格。
CPI數據也反映了這一價格情況。從環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7%。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7%轉為上漲1.7%,影響CPI上漲約0.31個百分點。“這主要是鮮菜價格上漲較多,環比上漲16.6%,影響CPI上漲約0.34個百分點,占總漲幅近五成。”董莉娟表示。此外,隨著消費需求季節性增加,加之第二輪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工作有序開展,豬肉價格自10月中旬起略有回升,但全月平均仍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3.1個百分點;水產品和雞蛋供應充足,價格分別下降2.3%和2.2%。
不過,市民也無需為鮮菜價格上漲過于擔憂。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1月1日至11月7日,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周均價每公斤 5.66 元,環比跌 4.7%,同比漲23.3%。其中,菠菜價格跌幅較大,環比跌22.1%,油菜、平菇、西葫蘆、黃瓜和白蘿卜價格環比亦跌超10%。北京最大“菜籃子”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表示,短期菜價總體還是會保持在高位,隨著供應形勢的好轉,或會出現一些回落,但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
非食品方面,10月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主要是能源類產品價格上漲較多,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4.7%和5.2%,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5個百分點,占總漲幅兩成多;服務價格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
從同比看,CPI上漲1.5%,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同比大幅下降44%帶動了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4%。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3.8%,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32.2%和35.7%;服務價格上漲1.4%,漲幅與上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