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日全國有14省份出現本土病例

2021-10-31 10:01:08

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近14日全國有14省份出現本土病例

黑龍江疫情與近期其他省份疫情無關聯 黑河戶籍居民統一賦“黃碼”

昨天(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截至10月29日24時,近14天全國有14個省份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當前疫情仍呈快速發展態勢,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要全力推進各項防控措施提速提質,要充分發揮核酸檢測和流調隊伍作用,要堅決做到應隔盡隔、限時隔離、規范隔離,嚴格社區封控人員足不出戶,要針對老年患者較多的情況,“一人一策”精準施治,要嚴把外防輸入關口。

最新發布

此輪疫情60歲以上患者占四成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介紹,本輪疫情點多、面廣、線長。從目前疫情發展態勢看,內蒙古額濟納旗自10月25日以來連續4日未再發現溢出外地病例,疫情擴散外溢風險已有效管控,疫情社區傳播態勢基本得到遏制,下一步將繼續強化風險區域管控和核酸檢測工作,盡快徹底控制疫情。

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陜西等省份連續4天以上沒有新發病例,疫情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北京、河北、山東、青海、寧夏等省份疫情基本平穩。甘肅省近期的病例主要從集中隔離點發現,個別地區在社區篩查中發現零星病例,下一步將加快對感染來源調查和傳染源管控,盡快切斷社區傳播鏈條。

黑龍江黑河疫情自10月27日報告以來發展迅速,根據目前流調和病毒測序結果,本次疫情與近期內蒙古、甘肅等省區的本土疫情均無關聯,是一起新的境外輸入病毒引起的疫情。目前新增病例主要通過全員篩查和主動就診發現,提示當地已發生社區傳播,并且存在擴散外溢風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派出強有力的工作組趕赴黑龍江黑河指導、支持當地開展風險人群排查、核酸檢測、流調溯源等應急處置工作。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本輪疫情是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感染,傳播速度比較快,感染風險比較高。據統計,疫情涉及60歲以上老年患者占比達40%,比以往疫情當中60歲以上感染人群18.5%的平均比例高,再加上一些老年人有基礎病,因此這次重癥的比例比歷次疫情都偏高。

開展核酸檢測機構已達11581家

吳良友指出,本輪疫情暴露出一些地方存在思想上松懈麻痹、常態化防控應急準備不足、責任落實不到位等薄弱環節。隨著天氣轉冷,周邊國家的疫情流行加劇,全國特別是口岸地區應進一步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強高風險人群篩查和閉環管理,強化疫情監測,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嚴防出現多點暴發流行的局面。

他表示,國家衛健委將持續指導各地落實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從快推進核酸檢測和流調溯源,從嚴加強隔離點管理和社區管控,從緊排查高風險人員和場所,推動各項措施及時落實到位,盡快有效控制疫情。

核酸檢測是發現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技術手段,對于及時發現感染者、鎖定感染范圍以及降低傳播的風險,落實早發現的各項措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郭燕紅介紹,目前我國可開展核酸檢測的機構數量已達到11581家,比去年3月份提高4.6倍,每天能夠檢測的數量達到單管單檢2910萬份,比去年3月份提高了22.1倍。特別是在大規模全員核酸檢測中,應用5:1混樣或10:1混樣的檢測方法,整體檢測效率和能力還能實現倍增。

“我們要求核酸檢測機構要向社會提供24小時檢測服務,原來對‘應檢盡檢’要求4至6小時以內反饋檢測結果,現在對于‘愿檢盡檢’的人群也要力爭在6小時以內及時反饋結果。”郭燕紅說。

年底前完成3至11歲新冠疫苗接種

米鋒在發布會上介紹,截至10月29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26222.6萬劑次,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為107038.6萬人。目前我國正在開展3至11歲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工作,截止到10月29日已接種超過353萬劑次。吳良友表示,將繼續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則,積極引導3至11歲適齡無禁忌人群“應接盡接”,力爭12月底前完成全程接種。

近期,我國多地已經開展了新冠疫苗加強針的工作。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來看,全程接種疫苗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中和抗體水平下降的情況。通過增加疫苗接種針次,也就是大家說的“加強針”,可以使已經逐步減少的中和抗體快速增長或反彈,從而產生更好的保護作用。

他表示,研究發現,新冠滅活疫苗加強免疫后1個月檢測到的中和抗體水平是第二劑次后1個月抗體水平的5倍左右,有的會更高一些。且目前研究發現,現有的疫苗對于當前主要流行變異株的保護作用仍然有效,特別是對于重癥的保護作用更明顯。

“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嚴格做好口岸防疫

個別新增病例從中高風險地區返回后隱瞞行程,增大了疫情防控壓力。社區防控如何做好精準摸排?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監察專員傅衛表示,社區防控的關鍵在于落實社區網格化管理和各項綜合防控措施,防控準備要實,風險預警核查要快,隔離管控措施要準,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要嚴。

吳良有表示,各地在未發生本土疫情時,要切實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一旦發生疫情,要盡早將社區精準劃分為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三類防控區域,統籌各方面力量,精準實施分類管理措施。

冬季即將來臨,低溫環境下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增加,應采取哪些措施繼續加強外防輸入工作?

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李政良表示,海關總署將繼續堅持疫情信息跟蹤研判、科學完善疫情防控方案、精準做好入境人員衛生檢疫、提升口岸支撐能力、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嚴格做好口岸疫情防控。文/本報記者  董鑫  

關鍵詞: 14日 全國 國有 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