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凌結束,天問一號恢復火星科學探測

2021-10-23 07:30:58

來源:互聯網

記者昨天(22日)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日凌現象已于日前結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測控通信恢復正常,通過遙測數據判斷,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日凌期間狀態正常,安全度過首次日凌。

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于2020年7月23日升空,2021年5月15日著陸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截至10月中旬,天問一號探測器的環繞器已經飛行了450余天,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也已經超過150余天。目前探測器狀態良好,已取得大量科學數據。

今年9月下旬開始,地球、火星運行到太陽的兩側且三者近乎處于一條直線,這種現象稱作日凌。在此期間,火星探測器與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陽電磁輻射干擾,出現不穩定甚至中斷。日凌期間,環繞器和祝融號火星車進入自主運行模式,暫停科學探測工作。

探月中心表示,為摸清日凌實際影響,工程研制團隊持續開展測控鏈路跟蹤測試,首次獲取日凌狀態下深空測控通信受干擾情況的實測數據,為后續任務應對日凌積累了一手數據和工程經驗。

日凌期間出現掩星天文現象,為科學家提供了難得的日凌掩星觀測機會。上海天文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單位聯合國外高??蒲袡C構,利用分布在上海、昆明、烏魯木齊以及歐洲、澳大利亞和南非的射電望遠鏡,對天問一號的環繞器和“火星快車”軌道器開展同波束日凌觀測。

本次觀測共獲取約5TB數據,目前各方正在開展聯合研究,通過分析兩個探測器傳回地球的電磁波信號經過太陽風時受影響情況,研究太陽風內稟湍流引起的行星際電子密度漲落、太陽風微觀湍流與宏觀風速關系等科學問題。

探月中心表示,目前日凌現象已經結束,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測控通信恢復正常。環繞器將于11月初進入遙感使命軌道,開展火星全球遙感探測,獲取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表面物質成分與土壤類型分布、大氣電離層、火星空間環境等科學數據,同時兼顧火星車拓展任務階段的中繼通信。

釋疑

天問一號如何平穩度過日凌期?

日凌期間,地面對天問一號的狀態一無所知,這對天問一號的自主控制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副總指揮褚英志介紹,由于地面控制人員對探測器的在軌狀態是有數據和經驗積累的,因此在“失聯”期間,探測器經歷的外部環境條件是可預估的;其次,探測器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采取了規避措施,科研人員根據預估的環境條件,在進入日凌前對探測器的相關系統進行狀態設置,將整個探測器狀態調整至相對簡單、可靠的“安全模式”。

此外,探測器還擁有自主管理能力,在日凌期間對器上系統進行定期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會按事先制定好的預案進行自主處置,保證探測器在出日凌后正常與地面建立通信鏈路。

關鍵詞: 日凌 結束 天問 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