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09:16:15
來源:互聯網
東方網記者王泳婷10月20日報道:地處上海市崇明區西北部的新中村里,有個上海聚霞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種植水稻1200畝。由于銷售面不廣、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去年收割水稻后,一直到今年3月,合作社里仍積壓了34噸庫存大米,負責人付云龍焦急萬分。日前,新中村黨總支書記宋耀忠了解情況后,及時相助,解決了合作社的困難并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記者了解到,新中村黨總支發揮駐村指導員作用,積極與上海隧道工程股份公司等單位聯系對接。今年6月,宋耀忠與駐村指導員曹心宇化身“銷售員”,四處奔走,拜訪了20多家單位。“最后有三家單位樂意購買大米,合作社的危機也順利解除。”宋耀忠說。
眼下,宋耀忠已在稻田里忙碌起來,他早早與相關單位聯系大米銷售事宜。“新米還沒上市,村里又積極主動幫我們聯系了買家,增加了我們的銷售渠道,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合作社負責人付云龍說。
宋耀忠表示,接下來,他會和其他黨總支成員積極開拓銷售渠道,幫助更多有大米銷售困難的合作社或者家庭農場主,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也一直是新中村村黨總支關注的對象。在宋耀忠的帶領下,黨員志愿者們一有空就上門詢問留守兒童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村民朱阿婆感激地說:“村里對我們留守兒童很照顧,有什么困難總會幫我們解決,比如孩子需要復印資料,哪怕在休息時,哪怕在晚上,他們也會義不容辭伸出援手。”
為了讓留守兒童感到關愛和溫暖,村黨總支還不定期組織各種活動。今年,上海市普陀區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的孩子們來到新中村,和留守兒童們一起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他們為留守兒童們準備了精美禮品,留守兒童們也為附中的學生們遞上特制草帽,笑意、溫暖和關愛洋溢在孩子們心間。
獨居、孤寡老人最害怕的就是發生緊急情況時無人知曉。對此,新中村黨總支為村里十多戶獨居、孤寡老人配備了智能養老設備。當老人跌倒時,設備就會立即向平臺發出警報,平臺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與老人子女或黨支部成員聯系;發生危急情況時,老人也可按上面的按鈕尋求幫助。
宋耀忠表示,下階段,新中村將繼續開展各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