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音樂仍然僅個別平臺有版權 業內人士稱獨家版權解約工作推進有限

2021-10-21 02:45:51

來源:互聯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一直以來,音樂版權獨家授權的模式影響了很多用戶使用,對此,7月份開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采取一系列行動,要求有關平臺解除獨家版權。但最近有些用戶反饋,目前部分歌曲仍然只有個別平臺有版權。有業內人士透露,音樂平臺獨家版權處罰令發布以來,相關平臺解除獨家版權的推進動作還比較有限,3個月來只完成了少部分獨家版權的解約。

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責令騰訊及關聯公司,在30日內解除獨家音樂版權、停止高額預付金等版權費用支付方式,無正當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權方給予其優于競爭對手的條件。這是《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第一起針對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采取必要措施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案件。

處罰令發布一個多月后,8月31日,騰訊音樂發布聲明,稱將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權利,還表示未完成獨家版權解約的上游版權方可以自行向其他經營者進行授權。

但在9月份,有媒體報道稱,有接近網易云音樂的行業人士透露,網易與十幾家主要唱片公司進行的非獨家版權談判都沒有得到積極回應,部分版權方表示與騰訊音樂的合同尚未解除,暫時無法開展非獨家合作洽談。

公開信息顯示,自音樂獨家版權模式被有關部門責令取締后,在線音樂領域唯一明確轉為非獨家版權合作的上游版權方為摩登天空公司,這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新音樂獨立唱片公司。之后,其他版權方是否會開放非獨家版權合作還有待觀察。

長期以來,音樂版權獨家授權的模式給用戶、音樂人、音樂平臺都造成了不良影響。此前,有業內人士稱,國際三大唱片公司(環球、索尼、華納)在中國的獨家銷售模式,使得包括需要購買版權的音樂平臺付出了超過合理價格兩到三倍的成本。受此影響,用戶聽歌的選擇權受到限制,國內音樂人的收益受到擠壓,多家音樂平臺關閉服務,不利于華語音樂市場的發展。

關鍵詞: 版權 部分 音樂 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