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 00:46:08
來源:互聯網
圖為額古令花介紹蒙古族頭帶。張林虎攝
中新網烏蘭察布10月15日電 題:傳統到創新 兩代人對蒙古族服飾的傳承與堅守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姑姑是堅守傳統,我是開拓創新,都是傳承。”10日,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創業創新博覽會暨中華傳統手工藝傳承創新大會上,鄂爾多斯西部蒙古族頭飾制作者圖雅如是說。
地處中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因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活習慣不同,形成了察哈爾、科爾沁、鄂爾多斯等數十種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蒙古族服飾。
圖為額古令花。張林虎 攝
71歲的額古令花是鄂爾多斯西部蒙古族服飾及制作工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她是圖雅的姑姑。從1962年開始,揣著對蒙古族服飾的極致熱愛,額古令花開始著手學習制作鄂爾多斯頭帶。
在額古令花眼里,民族服飾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精美的蒙古族頭帶是蒙古族人民世代相傳、不斷融合發展的精神創造,是其中的“瑰寶”之一。
“當時就是憑著興趣和對蒙古族文化的熱愛,開始接觸鄂爾多斯頭帶,自己一邊放牧,一邊在家里做頭帶,貼補家用。”額古令花說,由于頭帶是當地蒙古族服飾的必需品,所以生意還算不錯。
圖為圖雅和她制作的蒙古族頭帶。張林虎 攝
從尺寸測量到用料裁剪、繡花,額古令花每一個環節都要親自試驗無數遍。在她看來,鄂爾多斯頭帶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時間越久越舍不得放下,越要精益求精。
由于設計獨到、制作精美,額古令花制作設計的頭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慕名而來的顧客也越來越多,但制約民族頭帶發展的因素還有很多。
圖雅從事制作鄂爾多斯頭帶也已經有十幾年了,從體育教育改行做蒙古族頭帶,只因為太熱愛。“發自真心喜歡,有時候制作一件頭帶,我一晚上都不睡覺。”圖雅說。
圖為圖雅在制作蒙古族頭帶。張林虎 攝
“和其他不同,蒙古族頭帶的組裝環節機械化是代替不了的,全部是手工,制作一件頭帶可能需要一周。”圖雅說,目前蒙古族頭帶基本都是定制,根據用戶愛好、年齡,進行選料、配色。
圖雅告訴記者,她對蒙古族頭帶最大的創新就是細節和材料的改良,這讓頭帶制作速度明顯加快。“我們現在的受眾主要是舞臺演出和婚禮,以前的傳統制作方法成本太高,而且制作時間長,不適應現代的潮流。”圖雅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在設計上也要偏時尚化,符合流行的趨勢。只有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讓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圖雅說,蒙古族頭帶不僅包含著蒙古族文化,也包含著一種地域特色文化,蘊含著獨特的魅力。
圖為額古令花制作的蒙古族頭帶。張林虎 攝
“讓傳統服飾變得時尚起來,對蒙古族傳統服飾文化進行現代化演繹,才能為蒙古族服飾注入新的活力。”圖雅說,讓傳統服飾“牽手”現代元素,從服飾發展、演變的歷史中提取獨具特色的元素,才能讓民族服飾走進現代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