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4 19:31:53
來源:互聯網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王瑩)如果不是走近看,或許很難相信,在廣袤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深處的伊敏河畔,有一座大型煤電基地。露天礦區掩映在成片的草原與鮮花之中,天空沒有被粉塵籠罩,依然湛藍如洗。伊敏煤電,這座全國第一家大型煤電一體化企業,做到了“開礦不見礦、礦在美中藏”的“詩意”生產。在這里,生態保護實實在在,正綻放著美麗的草原之花。
與人們傳統印象中的礦區不同,伊敏煤電采用露天采礦的作業模式。粉塵會不會影響空氣質量、開墾草原植被會不會破壞生態、廢渣廢水怎么處理......人們擔憂的問題,伊敏煤電都有對策。
圖為伊敏煤電露天采礦區。 新華網 王瑩 攝
作為全國第一家“煤電聯營”試點,伊敏煤電利用煤電一體化特殊的生產工藝,實現煤、電、水、灰、土的循環利用。在現場,順著伊敏露天礦礦長張波的手勢,記者看到了兩條顏色鮮亮的管道,一條藍色,一條橙色。兩條管道在地面蜿蜒幾十米,成為這里綠色生產的重要標識。
據張波介紹,伊敏煤電一體化生產的典型特點是坑口電廠。露天礦生產的煤炭通過總長32.8公里全封閉藍色輸煤皮帶直接輸送到伊敏電廠用于發電,發電產生的灰渣,首先用于水泥添加劑和生產建筑材料,其余部分通過總長6.9公里封閉橙色膠帶輸送到灰倉,與露天礦采礦剝離物混合后回填到采空區。
圖為伊敏煤電的全封閉輸煤運輸系統。 新華網 王瑩 攝
一進一出,全封閉輸煤運輸系統減少了卡車運輸帶來的燃油、尾氣、揚塵等污染,讓煤電生產保持干凈、綠色。
不僅如此,記者了解到,電廠生產的電能除輸送到電網外,還直接提供給露天礦作為生產用電;露天礦煤炭生產產生的疏干水和公司工業、生活廢水經處理后,一同作為電廠發電冷卻循環水,電廠循環水排水再用于公司消防、脫硫和露天礦采區降塵用水。
在礦區,記者看到利用循環水排污水的露天礦噴灑降塵供水系統持續作業,礦區的路面始終干干凈凈。據介紹,公司每年綜合利用疏干水1600萬立方米以上、中水330萬立方米以上、發電廠循環水排水500萬立方米以上,實現了伊敏地區生活廢水和電廠循環水排水零排放,不讓污水污染草原。
草原地表腐殖土是保護草原生態的天然基礎,露天采礦對草原地表的破壞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如何修復因采礦喪失的草原地表,伊敏煤電選擇了及時復種。
圖為伊敏煤電周邊重新恢復的植被。新新華網 王瑩 攝
據張波介紹,露天礦在生產作業前,將腐殖土收集起來單獨存放,攤鋪到設計高度的排土場表層,用于恢復植被和植樹種草,確保腐殖土循環利用。腐殖土回收、地下水恢復、放坡覆土、增施有機肥、種植耐旱植被......露天礦在珍惜資源、尊重自然、恢復景觀、融入自然上不遺余力。截至2020年末,累計完成綠化面積1292.8公頃,可復墾區域復墾率100%。
邊開采邊恢復讓草原面保持完好,光伏發電則讓能源生產更加綠色。
圖為伊敏煤電的光伏發電項目。 新華網 王瑩 攝
2016年6月,伊敏煤電在露天礦排土場上建成的光伏電站順利投運。光伏板熠熠生輝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同時排土場植被在光伏板的“庇護”下綠波蕩漾,“這種‘牧光互補’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既節省用地,又能實現零碳能源轉換。”張波告訴記者。
此后三年,伊敏煤電相繼新建兩座光伏電站,實現7.24萬千瓦的新能源光伏裝機容量。截至目前,累計光伏發電3.75億千瓦時。
成片的光伏發電讓能源生產更清潔,在露天礦區,一輛輛重型卡車也暗藏“玄機”。張波告訴記者,在這些重卡中,有不少是無人駕駛的電動汽車。
原來,從2019年開始,伊敏煤電與國家電網電動汽車服務公司開展深入合作,聯合推進高寒地區礦用卡車電氣化替代工作。2020年8月,載重60噸的純電動礦用寬體重卡在伊敏露天礦投入運行。今年,該礦日均出動13臺電動卡車進行剝離作業,單日運輸量約2.5~2.6萬立方米。截至目前,該礦電動卡車累計完成土方剝離300萬立方米,消耗電能約400萬千瓦時,單耗約為1.5千瓦時/立方米,運行成本僅為傳統燃油卡車的10%。
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在伊敏煤電,低碳清潔生產的探索腳步從未停歇。與藍天白云、碧草鮮花和諧共生,這是他們的夢想,也正在這里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