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丟棄財務、賬戶、會費等碎紙文件,香港“記協”被曝銷毀罪證

2021-09-24 07:46:15

來源:互聯網

反中亂港的“教協”“民陣”等組織解散,而包庇黃媒、假記者的“香港記者協會”仍在垂死掙扎,并銷毀相關證據。

港媒23日稱,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日前在接受采訪時斥責“記協”政治掛帥,拉攏“學生記者”入會,有違專業性,同時呼吁“記協”公開會員資料及賬目。而在專訪刊出的當天傍晚,有讀者在“記協”位于灣仔的辦事處發現該組織職員鬼祟地拿著兩個大的白色垃圾袋連同用完的飯盒,丟棄在大廈后樓梯,里面裝的不是一般垃圾,而是經碎紙機切碎的文件。經重組,港媒發現“記協”企圖銷毀財務證據,其中一張碎紙清晰寫有“學生會員變正式會員”字樣。“記協”聲稱該組織有效會員達486人,其中包括正式會員331人、學生會員56人。但從碎紙可見,“記協”涉嫌拿學生會員濫竽充數,令人質疑其公布的正式會員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全職記者。

碎紙中還被發現涉及賬戶、支票、會費等信息,涵蓋本地多家銀行,經手人簽名與“記協”一名前主席的名字相同。此外,“記協”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成立的所謂“保護記者基金”,同樣疑點重重。據《星島日報》披露,“記協”聲稱該基金對涉及新聞工作而牽涉法律訴訟的記者提供支持,實際上資助的對象相當寬松,不限“記協”成員,也不限前線工作者,且捐款人來源成疑,實際籌款數字比預定目標高出3倍有余,其性質與“612基金”一樣都是“縱暴基金”,涉嫌洗黑錢甚至更嚴重的問題。

“記協”受《職工會條例》監管。任何人除非通常在香港居住,并從事或受雇于與任何已登記職工會直接有關的行業、工業或職業,否則不得作為該職工會的會員。但在“記協”本屆執委會中,有一名附屬會員、一名公關會員及一名學生會員。2020年5月,一名13歲及一名16歲自稱是“深學媒體”未成年學生記者,被帶回警署。“記協”竟袒護稱,“他們只是希望走在歷史最前線,不認為有錯,學生有權采訪”。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傅健慈直指“記協”意圖銷毀證據,不排除觸犯妨礙司法公正罪。他質疑該組織賬目不清,銷毀證據是做賊心虛,呼吁執法部門盡快徹查。有香港媒體23日評論稱,正常做新聞的記者都不屑與“記協”為伍,其會員人數少得可憐,主要來自《蘋果日報》等反中亂港媒體,自《蘋果日報》倒閉后,會員就更少了。鄧炳強質疑“記協”拉學生入會,擊中了其痛處。再說賬目問題,如果這些財務來往是正常的、合法的、見得光的,又何必連夜將之“毀尸滅跡”呢?文章說,香港是法治社會,“新聞自由”絕不是逃避罪責的擋箭牌,“記協”會不會收攤也絕不是它自己說了算。《頭條日報》刊登的一篇評論稱,香港新聞從業人員上萬,區區三四百人占比很小,連學生都做執委,“記協”有什么代表性?而“黑暴”期間該組織經常誣稱警方向記者使用暴力,卻不分什么是真記者、假記者和黑記者,借“新聞自由”之名,縱容暴徒假扮記者阻撓執法,“我們等著保安局揭開它的財政來源,記協真面目很快揭曉”。

關鍵詞: 偷偷 香港 銷毀 記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