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22:31:16
來源:互聯網
中新社香港9月18日電 (記者 韓星童)連日來,身在內地求學、創業的香港青年持續關注中央日前推出的八項惠港青年措施。有香港青年1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有關措施讓港青多層次了解國情,也看到了參與國家治理的希望。
是次中央推出的八項惠港青年措施,涉及學業、就業、創業、實習、生活等各方面,包括開展香港青年內地實習計劃、香港青少年內地交流計劃、“千校萬崗”香港青年專項行動等。
這一系列措施的出臺,讓身處內地求學、創業的香港青年們備感振奮。
正在北京大學攻讀中共黨史專業研究生的徐天賜,夢想有朝一日可進入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工作。對于香港學生而言,這一目標原本“遙不可及”,“這樣的機會對內地學生而言都不是很多,可見中央非常照顧香港學生。”徐天賜相信,能夠到國家機關實習,對香港年輕人來說是難能可貴的經歷,“有助于香港青年拓寬眼界和格局,更好地了解國家發展。”
也許正是看到香港學生的殷切期盼,中央在八項惠港青年措施中第一條便指出,將在香港青年內地實習計劃下,在5年內為香港青年提供1萬個實習機會,職位包括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及中央金融單位等。
徐天賜在北京讀書期間,曾多次深入鄉村、社區實踐考察,例如他曾跟團隊前往北京市郊,利用科技、專家資源等幫助當地居民改良農作物種植技術,實現產業轉型等,這些“貼地氣”的活動讓他對于各地風土人情頗為熟悉。
正因如此,徐天賜相信八項措施中“香港青少年內地交流計劃”所提到的讓香港青少年走入內地社區、鄉村等,將讓香港青少年受益匪淺。“香港城市、文化結構比較單一,香港青少年很少有機會見到農田、見識少數民族的習俗等。”在他看來,國情認識、國家觀念的形成,都是以這樣“貼地氣”的方式“走”出來的。
八項惠港青年措施另一側重點在于對香港青年創科創業的扶持,如實施“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項目支持計劃港澳專項活動、在全國性青年科創賽事中優化拓展香港賽道。
作為走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業港青中的一員,香港國際青年創客聯盟首席理事長詹培勛深有體會,他說,多數創業賽事除了評名次外,賽制上還會設置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創業導師指導、法律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援助,這對初創企業而言非常重要。
給予香港創科團隊更多參加全國性賽事的機會,在詹培勛看來,一方面能夠激發香港青年創業的熱情,而另一方面則是引導他們到更大的平臺上各展所長,“拓寬他們的眼界,幫助他們更快地成長。”
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攻讀博士的明匯智庫副總監、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謝曉虹提到,香港青年到內地實習計劃、交流計劃一直都有,但這次的突破和亮點在于可以去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實習,同時將交流探訪的范圍擴大至學校、社區、鄉村等。
“這對香港青年來說是重大機遇,讓他們看到有機會參與國家治理的希望,也深入不同地區,更立體地了解國家公共治理,特別是基層機關的運作。”謝曉虹相信,在這一系列措施下,香港青年將得以從多層次、多方面了解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