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超10億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

2021-09-17 01:16:06

來源:互聯網

9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截至9月15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16142.8萬劑次,101158.4萬人完成全程接種。

我國接種人群覆蓋率位居全球前列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介紹,截至9月15日,12-17歲人群已接種超過1.7億劑次,覆蓋9528.7萬人;60歲以上人群已接種超過3.9億劑次,覆蓋超過2億人,“我國接種的總劑次和覆蓋人數均居全球首位,人群覆蓋率位居全球前列。”

中疾控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超過10億人的全程接種,為我國控制新冠疫情奠定了一定基礎,對個體來說,可以防止感染、發病和重癥死亡。根據以往經驗,群體接種率越高,作用越大。

但他也坦言,現在有一個特殊情況,即新冠病毒變異后,德爾塔變異株傳染性增強,個別疫苗保護效力削弱,為建立群體免疫帶來了一定挑戰。后續面對這種挑戰,要加強病毒監測、疾病監測、疫苗效果評估,還要不斷完善新冠疫苗的免疫策略,進一步研發更好的疫苗來預防相關疾病。

本輪疫情場所聚集性感染明顯

米鋒介紹,自9月10日以來,本輪疫情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一半以上為中小學、幼兒園師生和工廠員工,場所聚集性感染明顯。

王華慶表示,老年人、青少年人群中還有一部分人沒有完成接種,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盡快接種;12歲以下的人群,也應該納入接種考慮范圍。

記者了解到,針對低齡者的疫苗研究正在進行中。

今年年初,科興中維啟動未成年人人群臨床研究,一期、二期臨床已完成,數百人臨床研究表明兒童組(3歲-17歲)接種疫苗之后安全性良好,和18歲的成人組一樣安全,抗體水平也和成年人一樣。國家已批準科興新冠疫苗緊急使用的年齡范圍擴大到3歲以上。

9月15日,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國際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傳染病》上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在3-17歲受試者的所有劑量水平下都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在接種兩劑新冠滅活疫苗后,可引發針對新冠病毒的強烈免疫反應。

假期出行如何做好防護?

中秋、國慶假期出游出行,如何做好個人防護?9月1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建議,假期期間盡量減少非必要的外出;有中秋、國慶出游意愿的朋友,一定要密切關注國內疫情動態和中高風險地區的變化情況,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旅游;有條件的旅客盡量錯峰出行出游。國家衛健委還結合全國防控形勢,總結以往假期防控的經驗和做法,對個人防控提出五點建議。

出行前做好準備

假期期間盡量減少非必要的外出。如果要外出,要先了解目的地近期疫情發生的情況,以及當地防控政策,取消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的出行計劃,出行前準備好防護用品,如口罩、手消等。

做好旅途中的防護

乘坐飛機或者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該注意錯時錯峰出行,按照相關防控要求保持人際距離,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做好公共場所的防護

盡量避免前往人員集中的密集場所,堅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線的距離。提倡家庭聚餐聚會時不要超過10人,盡量減少聚餐人數,縮短聚餐時間。室內特別要注意通風,用餐時注意使用公筷公勺,入住賓館時特別要注意通風換氣。

做好個人健康監測

如果出行前發現有發熱、干咳等可疑癥狀,應該取消出行計劃并盡快就醫;出行過程中出現發熱、干咳等可疑癥狀,要盡快到就近醫療機構就診。

保持正常有規律的生活

要保證充足睡眠、清淡飲食,堅持適度鍛煉身體,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對入境口岸、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等高風險崗位的工作人員,提倡避免假期到外地旅游,也避免乘坐飛機、列車和長途公共汽車外出。同時,嚴格限制正在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到外地旅游以及參加聚集性活動。

回應1

覆蓋率這么高還要接種疫苗嗎?

王華慶介紹,新冠疫苗作為一個新疫苗,其安全性引起大家關注。目前我國使用的絕大多數疫苗采用的是滅活疫苗和蛋白亞單位疫苗的技術路線,這些技術路線生產的其他種類疫苗已經被廣泛使用,其安全性是良好的。

總體來看,不管是滅活疫苗還是蛋白亞單位疫苗,從臨床試驗結果和后期監測來看,接種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與既往常規使用的疫苗基本類似。不過,疫苗作為一個異物進入人體之后都會產生一定反應,而沒有絕對不會引起不良反應的疫苗。后續,將加強疫苗不良反應的監測和分析。他強調,基層在接種疫苗的時候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把握好禁忌癥,要遵守相關注意事項,減少不良反應尤其是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盡量減少偶合癥的發生,以使得疫苗接種能夠順利進行。

目前我國整體疫情控制較平穩,但也存在疫情輸入和局部流行的風險。從全球來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已經成為防控新冠的共識。截至9月15日,全球至少接種一劑次的人群比例不到43%,在低收入國家至少接種一劑次比例不到2%,所以新冠在全球持續流行的風險依然很大。

王華慶表示,從前期臨床試驗結果和真實世界應用結果來看,疫苗的預防感染和預防重癥死亡的作用是肯定的。“我們期望通過接種疫苗來控制新冠流行,接種疫苗是保護我們自己,也是保護我們的家人、保護周圍的人。”

回應2

疫情下學校如何做好防控?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萬麗君介紹,本輪疫情是福建當地學校在組織學生“適時抽檢”中及時發現的。2020年10月,福建建立“適時抽檢”制度,把所有返校學生都列為“適時抽檢”人群,要求學校每15天抽取10%的返校學生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循環進行。這樣確保五個月之內所有返校學生都接受一次核酸檢測。

萬麗君表示,教育部9月14日印發通知,鼓勵邊境地區和內地境外輸入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的地區定期或不定期按比例對師生進行核酸檢測。教育部也鼓勵相關省份能夠參照借鑒福建的這一做法,并進行推廣。

談及高校防控,萬麗君介紹,除了江蘇、河南部分高校還沒有開學外,全國大多數學校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已陸續開學,基本實現了安全、正常開學的總體目標。

針對本輪疫情,萬麗君表示,所有高校要對近期去過莆田、泉州、廈門等地旅游的師生建立臺賬,逐一管理。同時對今年暑假以來有境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城市旅居史的師生,以及共同居住人員進行全面排查摸底,開展動態監控,實施臺賬管理。特別是要加強核酸檢測。學校也要加強對來自莆田、泉州、廈門地區學生的關心關愛,細化心理疏導咨詢,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今年秋季開學要求所有師生返校時必須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高校也可以根據當地疫情對返校后的師生進行核酸檢測的抽檢。此外,要加強校門管理,教室、宿舍、餐廳、圖書館、運動場、快遞場所等要做好相應的疫情防控舉措。

回應3

假期景區還會正常開放嗎?

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一級巡視員侯振剛介紹,中秋、國慶“雙節”即將到來,游客出行量將增大。針對當前的疫情形勢,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出入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暫緩新批涉外、涉港澳臺營業性演出活動(演職人員已在境內的除外)。

嚴格實施跨省旅游經營“熔斷”機制。對出現中高風險地區的省(區、市),立即暫停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該省的跨省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待該省域內中高風險地區清零后,再行恢復跨省旅游經營。

嚴格做好旅游各環節的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旅行社對旅游產品要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合理控制團隊規模,做好游客的信息采集、健康查驗、體溫監測。要嚴格落實各地在交通、住宿、餐飲、游覽、購物等方面的疫情防控要求。

中秋、國慶假日期間,全國將有超過一萬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約占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80%。為確保旅游景區安全有序開放,文旅部指導A級旅游景區在屬地黨委政府領導下,合理控制游客接待上限,嚴格落實門票預約制度,做到游客信息可查詢、可追蹤。督促旅游景區嚴格落實掃碼登記、測量體溫等要求,引導游客執行好“一米線”,規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嚴格落實景區內演藝等重點場所的防控要求,對容易形成游客聚集的項目和場所,強化衛生管理。加強客流引導,防止游客瞬時聚集。

關鍵詞: 全國 10億 完成 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