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港易”9月15日推出 內地及澳門的非香港居民可免隔離赴港

2021-09-09 09:46:57

來源:互聯網

據香港《東方日報》8日報道,繼針對香港居民的“回港易”政策后,特首林鄭月娥7日宣布將于本月15日正式推出“來港易”計劃,允許內地及澳門的非香港居民免隔離赴港,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每天各1000個名額,游客需持有核酸陰性檢測證明,同時要完成定期檢測。此外,特區政府9月8日恢復從廣東省以外的內地地區及澳門通過“回港易”返港豁免隔離安排。林鄭說,自去年11月“回港易”開展以來,有20多萬人次回港,沒有出現一例確診病例,“我們可以放心進行這個計劃”。需要注意的是,來自內地中高風險地區的港人暫不能使用該計劃。7日深夜,特區政府又宣布8日起開始新的檢測要求。除個別情況外,將以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樣本的采樣(專業拭子采樣)取代深喉唾液樣本。

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認為,上述措施可方便粵港澳三地居民進行公務、探親和旅游等,為日后恢復通關邁出重要一步。他促請特區政府盡快推出健康碼,讓市民熟悉使用,為日后三地全面恢復往來做好準備,同時建議設立“大灣區通道”。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南京及鄭州的疫情大暴發已經結束,現在恢復“回港易”為正常做法。不過,他強調需要機場分隔安排。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希望“來港易”未來能逐步擴展至其他口岸,包括機場等,且增加每日名額。旅游業促進會總干事崔定邦稱,由于兩地未完全通關,即使赴港免隔離,但內地居民回到當地后仍須進行14天強制隔離,影響赴港旅游意愿,因此“來港易”對本港旅游業的實際幫助有限。不過他表示,這已為通關邁出一步,希望更多港人接種疫苗,當“接種率明顯上升至一定水平時,配合嚴謹的健康碼措施,可讓內地考慮開放通關”。

新冠疫情持續約一年半,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只有約176.7萬人次的港人從深圳灣管制站及港珠澳大橋管制站赴內地,比2019年超過1633萬人次銳減近九成。與此同時,來自內地的訪港旅客也大減,去年只有約270萬人次,比2019年超過4377萬人次大減近94%。據了解,目前從香港返回內地,仍需要接受14天的強制隔離。

香港《星島日報》8日發表社論稱,特區政府目前仍須嚴守“外防輸入”的防線,初期給“來港易”定出限額是可以理解的。隨著入境人流恢復,香港的防疫機制也須逐步與內地接軌,例如健康碼在香港一些場所應用,接種疫苗證明能夠互通,既確保安全,又給經濟注入提振動力。(楊偉民)

關鍵詞: 澳門 隔離 可免 居民